炎華峰突然來了個入門不到一月的小子,聽說這小子還步入了靈氣之境。消息傳到其餘弟子耳朵裡時,衆人心頭都想,恐怕這小子是得罪了誰,才被發落到這裡罷?!
不怪旁人這般認為,顧雁回修煉時險些傷了掌門愛女一事早先一步在雁回山傳開。
顧雁回的名字,也幾乎讓大多人都有所聽聞。
且不論這個名字取得好像頗有些巧合,顧雁回得罪了溫亭嬌,卻是都叫一些弟子們心中激動,隻八卦着能看一場好戲。
然而,叫人期待的好戲卻沒發生,溫亭嬌并沒有處處針對這個新進門的弟子,也并未叫她爹出來把顧雁回狠狠打一頓,她像無事發生一樣,照例是三五不時地修習練劍,而後便是一個人縮在她的小院靜夜思閉門不出。
掌門的閨女不愛和人玩,大家都心裡分明。炎華峰的幾個弟子期待顧雁回被溫亭嬌修理,然而再是期待,也沒膽子去靜夜思叨擾掌門的女兒。是以,溫亭嬌這邊是相安無事。隻不過,顧雁回卻是好像惹了些麻煩。
“……”靜夜思這座院子就在雁回山主峰中,離得不遠處的清心泉不過三五裡,春時處處碧樹黃花,夏時綠草連綿,和風拂曉,秋末葉落霜林,月滿天際,到得一冬,雪覆門前屋後,唯有清心泉潺潺流淌,如同一個冒着熱氣的暖湖一般。
自打顧雁回去了炎華峰,已過得三兩個月,溫亭嬌說到做到,隻答應她爹将顧雁回帶入修煉第一層,繼而就不關她的事了。
平素的日子,她偶爾會去後山,溫無極已同幾個師叔師伯調理好了山中氣脈。——還是請來了儲山秋,儲山秋喜歡閉關,破關那日正是他修煉到大成的時日。
儲山秋可算是雁回山撐門戶的人,雁回山氣脈枯竭,并非是一日之失。
這件事情說來話很長……,約莫是在一百多年前,溫家先祖溫與檀同一個姓徐的真人結為莫逆之交,那位徐真人名為徐無咎,據說天生就是個修煉的好苗子,才不過十七八歲,就已經步入大成修為,且難得的靈根超脫,内功深厚,在仙洲幾乎世無敵手。當時在世之人,無不稱他為徐神仙。
徐真人是個天性率真之人,他既修得了一身本事,便想教旁人也和他一樣。是以,徐無咎便擇了個地方,意圖通傳大道。這個地方便是如今的雁回山。
“當時我家先祖與徐真人一起修行,先祖進益緩慢,年華過去不由得心焦難耐,那位徐真人便在後山開拓了一條靈氣之脈,助我家先祖修行。”
果然,得這條靈氣之脈的幫助,溫與檀當真修為進步,不過十年之間,就已然參透了仙道的奧妙。
溫與檀竟然先一步修煉成仙了。
而那位傳道的徐真人,早已步入大成,按說離成仙不過一步之遙,卻因耗費自身修為開拓那條氣脈,始終無法步入仙門的最後一關。他無法跨過那道成仙的雷劫……
“我家先祖自是不能見他修行多年卻無法成仙,要助他一臂之力……”“可惜,當時雁回山已開山門,徐真人性好自由,便推舉我家先祖做了掌門,而他眼見着雁回仙山成為天下一大門派,心知這本是我家先祖的抱負,徐真人……不忍見我先祖功虧一篑,竟不辭而别離開了雁回山。”
溫無極要修理後山氣脈,将各峰長老皆請來了此處。溫亭嬌作為掌門唯一的愛女,也跟着父親來到了後山。
此時的照月洞府看起來和那時她送顧雁回過來見到的樣子并無什麼不同,隻是洞府裡面有一條格外曲折幽深的路,而那條路的盡頭,便是雁回山氣脈所在的地方。
道路不過幾丈寬,衆位長老分列兩邊。
溫亭嬌站在父親身旁,看見舒師伯一臉愁眉苦臉地盯着氣脈。
——氣脈并無形狀,也并不能化出具體的實體,隻是在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下,可見一道環繞着大樹的淡金色光芒。光芒不知從何而來,也不知向何處而去,隻是一點點恒久流動着,仿佛一道經久不息的源流。
“原來這時的氣脈是如此模樣!”
溫亭嬌當年什麼事都不操心,一門心思想趕緊築基,父親在後山調理氣脈的事她知道,可卻并不怎麼在意。——她認為自己若是修成仙了,自然有辦法挽救氣脈。想到這樣的念頭,可歎當時的确是天真得很!
這條氣脈的顔色為淡金,在五行之中自是屬金。那位徐真人開拓氣脈之源頭,定也來源于金鐵之物。
舒平天看了半響,不禁問道,“是因徐真人離開雁回山,氣脈無法覓主,才逐漸衰弱下去嗎?”
“……不是。”溫無極搖頭。其實氣脈本有期限,除非得到一條仙脈,那麼氣脈不過也至多三百年的轉換之期。雁回山這條氣脈不過一百五十年,離三百年還有半數的距離。按說不該衰弱如此。
“是徐真人走後,我家先祖意識到自己失去了一位真正的至交好友,明白了天下門派不過是虛名,自己親手斬斷了氣脈……”
雁回山開山之祖溫與檀竟然親手斬斷了氣脈!!溫無極一言說出,衆位長老都不自覺睜大了眼睛。衆人都知雁回山乃是溫家先祖創立的,雁回一門,正是溫與檀所題之詩,雁回亭林處,山色滿枝頭,當年的雁回山還寂寂無名時,溫與檀便有開創仙門的志向。
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斬斷過對一座仙山來說至關重要的氣脈!
此言一出,溫亭嬌亦是心内一驚。父親為這條氣脈操持了很久,可卻也沒有一個辦法,可以徹底的補救它。原來,真正的原因竟在這裡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