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因此,白杆軍再次被安排到了最前方。
不過這也是好事。
播州一戰中,白杆軍的這些軍功,至少不會被他人旁占了去。
後世史書上提起鄧坎、七寨、桑木關等處,必有他們白杆軍幾筆。
足矣。
大會商定,由白杆軍開路,從左右攀峰而上,劉挺則率兵走中路排除一切欄栅深坑,馬孔英最後率兵直攻關門[3]。
三日後,秦良玉帶領白杆軍最先出發。
劉挺緊随其後,馬孔英墊後。
到了山峰下,秦良玉仰頭望着山峰,神色難得嚴肅。
“君錫,你帶五十白杆軍在山下等我們。”秦良玉道。
之前桑木關雖險,但至少不似這般陡峭,對馬千乘來說不算什麼。
可這婁山關,山腰處甚至往内凹。
隻這一點,當初白杆軍訓練不下一個月,才掌握了攀爬這些凹處的技巧。
馬千乘從未訓練過,若是不慎滑落,後果不堪設想。
“好,我定為你們護好後方。”馬千乘收回視線,應道。
他也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會明知不擅長而硬上。
“阿民,大哥,你們和上次攻桑木關一樣,切記以安全為主,求穩不求快,到了山頂後,小心潛伏,等我們全部上去之後再動手。”
“好。”秦民屏和秦邦屏同時應道。
秦良玉又對其他人一一叮囑。
随後秦良玉和秦姣率兵翻左峰,秦民屏和秦邦屏爬右峰。
馬千乘和留守的白杆軍守在兩峰下各處,時時警惕。
另一邊劉挺率兵從中路攀爬藤蔓而上。
三處攀爬有條不紊,穩健而上。
馬孔英見時間差不多了,率兵直攻關門。
婁山關内一半兵力在十三木關處抵抗劉挺,另一小半兵力又與秦良玉和白杆軍交手。
剩下為數不多的人,守在關門處。
婁山關再是易守難攻,可若守兵不足,也有被攻下的一刻。
當關門從裡面打開的那一刻,馬孔英知道,這一戰他們又勝了。
秦良玉手握大刀,率領白杆軍從關内殺出,為關外的兵馬打開了一條暢通之路。
馬千乘帶着五十白杆軍也從關門而進,剛要帶兵沖進去,被秦良玉拉了回來。
“怎麼了?”馬千乘不解道。
“此次帶來五千五百名白杆軍,如今還剩多少?”秦良玉問。
馬千乘望着周圍的白杆軍,心中一涼。
竟已不足兩千。
“此番勝局已定,我們就不要再去摻和了,守住後方,抓些漏網之魚足矣。”秦良玉道。
若是讓白杆軍又·拿了不該拿的功,是禍非福。
白杆軍不用也不屑與這些人争功。
況且,這種功他們便是拼了命也争不到。
又何必去淌這趟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