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域寒涼,漫天雪花紛紛揚揚灑在中州大地之上,将崇山峻嶺鍍上一層銀白。
中州所轄下一個僅住了幾百人、名為舟渡鎮的小鎮之上,穿鎮而過的小溪已經結上了一層薄冰。
一女子正環抱着一柄長劍伫立在結冰溪流中的石墩之上,她的眼睛眺着鎮上座座石頭屋頂冒出的白色霧氣,聽着鎮民口中說着那獨屬于他們的鄉音,感受着唯有人世間才有的煙火氣。
她一身厚重的冬袍,鼻尖通紅,雙足已經被凍得麻木。
見到街上一對母女手牽着手走進了羊湯店,她眸中透露出些許羨慕的神色,進而肚子咕咕叫了兩聲。她恍然低頭,這才意識到自己已經一整天都沒吃過東西了。
她邁步,掀開羊湯店的厚重門簾走了進去。熱氣頓時鋪面而來,其中夾雜着羊湯的濃香,讓這位饑腸辘辘的趕路人更是饑餓。
“老闆,來一碗羊湯飯!”她将劍擱在被陳年油漬浸潤成深色的木桌之上,不多時,一大碗飄着紅油的羊湯飯端到了她面前。
這碗湯飯肯定很好吃,這般想着,她從筷筒裡抽出兩根筷子,準備大快朵頤。
她才吃過兩口,便見店内走進了兩個江湖客打扮的男女,時令寒冷,羊湯店本就人多,這時,僅餘下她這張桌子還能坐人了。
尤為自然的,兩方拼起了桌。
這一男一女似乎是兄妹,從他們的交談中,長音無意聽到他們是自東州而來。
這兄妹二人你一言我一語正聊得起勁,卻發現在旁邊吃飯的女子一直在有意無意聽他們說話,那雙大眼睛骨碌碌打着轉。
見此狀,那男子出言問說:“姑娘可是認識我們二人?”
被發現了,長音不自在地笑笑,尴尬道:“不認識,不過是聽二位說起不周山,有些好奇罷了。”
不周山,這世間的第一仙山,多少人趨之若鹜的存在。曾有傳聞這人間之主曾欲以上千箱珠寶贈予不周山以換取一個将自己疼愛的皇兒送上不周仙山的機會,卻隻得來一句該子并無資曆修道這般淡漠拒絕的話。
修道,不看出身、不看形貌,隻看這人是否有先天根骨,換而言之,沒有那個天賦,你就算再如何想,都是踏不上修仙之途的。
長音瞧旁邊這兩兄妹,想必也是要去尋找不周山并一探自己能否有修道長生的資格。
店内頗有些嘈雜,坐于長音旁邊的那位男子将目光落在了長音擱置在桌邊的劍上,好奇地問:“敢問姑娘,這可是以白幻石所鑄之劍?”
長音将視線落到自己那把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劍上,很顯然,她并不知道白幻石是什麼東西?
她開口回道:“家父所贈,在下并不知曉。”
緊接着,這男子就開始滔滔不絕同她說起了這白幻石的由來。據說這白幻石隻有在不周山上才有,是鑄造法器的極佳原料,這白幻石還有入藥之功效……說到最後,長音那碗湯飯都已經吃完再續上了一碗,此人面前的羊湯面依舊未動分毫。
長音揉了揉耳朵,暗自加快吃飯的速度,在湯碗見底之時,她拿上自己的佩劍便借口開溜。
走出了羊湯店,冰涼的雪氣撲面而來,雪粒子随之落到她那簡單挽起的發間,又開始下雪了……
她取出行囊裡的兜帽,将其戴上,如此這般便不用擔心雪花融化打濕發間了。
她此行有着與方才那兄妹二人同樣的目的,她要前往不周山,那座世人敬仰的仙山。
然這仙山入口卻是變幻莫測,人世間流傳甚廣的說法是,要找尋仙山,需得自身有足夠的機緣。然找到仙山入口之人終究是少數,許多人終其一生都找不到這第一道邁進仙道的門檻。
長音走到了離舟渡鎮一處約莫四五裡的高聳山崖邊,站在此處從上往下看去,山崖幽深不見底,崖底的風向上卷積、呼号着,好似一雙兇惡巨獸的嘴巴。
長音将握在手中的劍别在了腰間,隻見她左手食指中指立于唇前,嘴裡念“萬象生儀,山門洞開,啟!”說罷,她迅速右手指向崖底。
一個閃着金光的大陣開啟,長音一躍而下,消失在懸崖邊。
-
不周山上,鮮花簇擁着競相開放,這裡雖然人不算多,可地方較之舟渡小鎮卻不知道大上了多少倍。
長音負劍走在不周山的左峰之上,路上遇見了相識的不周山門弟子們,便一一同他們打過招呼。
“長音,你回來了,舟渡鎮那個妖怪是個什麼東西啊?”
長音拍了拍腰間的收妖囊,道:“是個生了邪念的榕樹精,已經收入囊中啦了!”
她作為不周山内門芸芸弟子之一,受師父委托前往舟渡鎮捉妖,她僅用了一天往返,其間還将這幾百年的妖物降服,足見不周宗門之實力。
不周宗門的一個小弟子都能随便降服幾百年的妖物,這宗門之主的法力更是可見一斑了,這世間定無幾人能及。
長音先去了一趟自己的小屋,脫下了人間那件厚重冬袍,又換上了一件天青色衣裙,腰間重新挂上了在人間之時避免多生事端而藏起的不周宗門令牌,這才信步前往位于主峰的鎮妖閣。
山門弟子出去捉妖,首先要去鎮妖閣領一個捉妖囊,捉完妖後,再将妖與捉妖囊一并交到鎮妖閣。
鎮妖閣的閣主是個很喜歡侍弄花草之人,他所種的花已經爬滿了整個閣樓,五彩缤紛,瞧着尤為乍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