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馬叔也向萬朝霞道謝,“往常都是在鞋店裡買鞋,大姑娘回來我們就有新鞋穿喽。”
萬順不高興聽他這話,“淨扯淡,難不成我閨女回來就是給你做鞋穿?”
老馬叔隻是笑,卻并沒說話
一家人說着閑話,院門被敲響了,老馬叔起身去開門,“呀,是張地保來了。”
院子裡的萬順和梁素聽說張地保來了,隻當他是為了蘭婆子的事來,誰知張地保還帶來了一對中年夫婦,這夫婦倆人衣着體面,一問之下,竟是秦靜蘭的爹娘。
萬家人将張地保和秦氏夫婦引進堂屋,萬朝霞重新泡好熱茶送來,就聽秦父對萬順說道,“冒然上門,實在打攪了。”
原來,秦靜蘭出身宣平伯府的旁系,她家就住在伯爵府的後街,幼時家境尚可,秦靜蘭還能跟着正房的小姐們一起讀書識字,後來家裡的日子漸漸不好過,秦靜蘭就不常去宣平伯府走動,雖說背靠大樹好乘涼,隻是秦父秦母老實巴交,也沒個正經營生,底下還有幾個子女要養,作為長女的秦靜蘭長到十三歲,便進宮做了女官。
進宮前幾年,秦父秦母也沒有多餘的銀錢打點,隻聽說女兒在司薄處當差,其餘的一概不知,去年,乾明宮奉茶處女官要離宮的消息放出來後,有不少人家盯着這個位置,這回,宣平伯府家好歹出了一把力,把秦靜蘭送到乾明宮。
自從秦靜蘭分到乾明宮,宣平伯府還給秦父謀了一個差事,他家日子也好過多了。
上個月萬朝霞回家探親,秦父秦母就想登門拜訪,後來他們家又要忙着打醮,又要忙着宴客,秦父秦母想着不便打擾,因此等到昨日萬朝霞回來探親,這才托了地保,引着他們來拜訪。
秦父秦母想打聽女兒在宮裡的境況,萬朝霞說道,“伯父伯母放心,靜蘭在乾明宮過得很好,她當差仔細,人也勤快,皇上和大總管還誇過她呢。”
得了萬朝霞這句話,秦父頓感安慰,他道,“果真如此?她是個老實人,我和她娘一直擔憂她不能伺候好皇上呢。”
當日宣平伯府家要把她女兒弄到乾明宮,秦父又喜又憂,歡喜的是能在禦前當差,這可是長臉的事情,憂慮的是女兒憨厚,若是沒能伺候好皇上,給自己招了禍,那還不如就在司薄處當個小女官來得自在呢。
“我日日和她在一起,還能說假話不成?她和我們值房的姐妹們相處得也好,你們就安心吧。”
秦母紅着眼圈兒說道,“這就好,這就好。”
萬朝霞和秦父秦母說起宮裡的事,一旁的萬順和張地保聽得格外專注,皇上家的事,他們最愛聽了。
今日秦父秦母來時,還給萬家帶了禮,另有一個包袱裡裝着衣裳吃食等物,秦母讨好的問道,“我們也不知這些東西能不能帶進宮,萬姑娘,要能帶進宮,勞煩你替我交給靜蘭,這些年沒見她,我們當爹娘的十分惦記。”
這話可說到萬順心裡去了,都是做父母的,他最能體諒秦父秦母的思女之情,當年他要是能找到門路,也一準兒會給他閨女送錢送東西。
“閨女,要是能帶,就幫着帶帶吧。”萬順說。
秦父秦母要她帶的都是尋常衣物和吃食,并不礙事,她道,“伯父和伯母還有什麼話要帶給靜蘭嗎?”
秦母連忙說道,“讓她保重身子就好,不用惦記家裡,家裡一切都好。”
萬朝霞點頭記下了,那秦父又看着萬朝霞,對她道,“靜蘭剛去伺候皇上,有不懂的地方,還請萬姑娘多多提點。”
萬朝霞回道,“秦伯父,我和靜蘭同在奉茶處當差,自會互相照應。”
那秦父秦母得到女兒的消息,多少有些安心了,他們把東西送來後,便要告辭回家,萬順将他們送到門口,這才回到屋裡。
不久,地保老婆也到萬家來了一趟,她來歸還蘭珍家拿走的衣料,今日鬧了這一場,蘭珍家的也沒臉賺這份工錢。
傍晚,胖嬸兒到萬家來燒飯,還帶來了她最新聽到的消息,地保老婆去蘭婆子家把她臭罵了一頓,别看蘭婆子打東家罵西家,卻最怕地保老婆,那地保老婆罵得她不敢還嘴。
再一則,按照規矩,他們這兒每年服兩次徭役,一次半個月,每家或是出錢或是出人,全憑自己的意願,張地保已已對蘭家發話,今年不收蘭婆子的錢,讓她兒子蘭珍去出半個月的徭役。
蘭婆子不舍得她兒子吃苦,提着禮求到地保家,不過張地保沒有搭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