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一國太子不太可能真的娶一個敵對國家的公主為後,另一方面若是有婚事落在二殿下身上,他無論如何也得回京一趟了吧?不管是回來領旨成婚,還是拒婚。
其實永安帝心中迎娶嘉禾公主最好的人選便是臨西王,用他既可以安撫姜國,也可以用這門親事安撫那些皇室宗親們。
甚至如果嘉禾公主并沒有什麼野心隻是被迫出嫁,臨西王絕對是一個良配,他如今二十四歲,府上卻無任何侍妾,平日裡也不愛去那些尋花問柳之地,他唯一的愛好便是擺弄一些古董字畫,除了有點費錢幾乎沒有任何缺點。
嘉禾公主與他成婚後兩人若是沒有感情也可以相敬如賓,她甚至不用考慮後宅那些腌臜事,臨西王的生母肅太妃也于三年前去世了,兩人若是真的成婚她将會是月屏瀾在這世上唯一的至親之人。
永安帝歎了口氣:“戌兒已經有多久沒回來了?”
安喜立刻答到:“回陛下,再過兩個月就是整整七年了。”
是啊,已經七年了,七年前的月景戌也不過是個十七歲的少年,永安帝還以為那時隻是孩子在跟他賭氣,他以為那隻是一次普通的争吵,卻沒想到從那之後他就再也沒見過他了。
這些年他待在邊關,幾乎每個月都會寫信,有給他的,有給皇後的,還有給太子和浔兒的,他能夠感覺出來他還是很在乎他們這些親人的,可也不知為何他就是不願意回京城。
“戌兒當初走的時候朕以為他在那裡堅持不了兩個月就會回來,誰知道一晃七年都過去了。”
溫昭能成為月國史上最年輕的丞相并不僅僅因為他的父親曾經是皇帝的老師,而現在皇帝已經暗示到這個份上了,他不可能還不明白這位的用意。
“二皇子這樣也是少年心性,成親後想來定會好一些的。”
“溫卿此話有理,聽聞嘉禾公主姜蘊漓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十分擅長,一文一武,聽起來倒也非常般配。”
永安帝對于這個安排非常滿意,不過他想了想,還是沒有直接讓安喜去拟旨:“有勞溫卿讓人将朕的意思傳給二殿下了,不過對外暫時先不要聲張此事。”
溫昭行禮:“臣,遵旨。”
“陛下,關于嘉禾公主遇刺一事,臣覺得既然您有意撮合二殿下與公主,不如再順便知會二殿下,讓他親自帶人跑一趟姜國的邊營詢問嘉禾公主的情況,一定要表達出我們對公主的重視。至于實際上的,臣以為可以派出幾名暗探跟在暗處,待到萬不得已之時讓他們出手也算是多一重保險。”
月國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光明正大直接派人在姜國境内去保護嘉禾公主,這樣的行為無異于是在打姜國的臉。
永安帝有些猶豫,畢竟自己的孩子是怎樣的脾性他這個做父親的最是清楚:“讓戌兒去?他會答應嗎?”
畢竟永安帝覺得,月景戌隻要聽了他疑似馬上就要被賜婚這個消息就得發好大一通脾氣,這種情況下他抗旨不尊拒絕代表月國去跟姜國溝通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個還請陛下放心,臣會想辦法說服二殿下的。”
這些年溫昭跟在他身邊做事永安帝覺得十分順心,他也很信任對方的能力,于是答應了他的提議。
溫昭走出禦書房時依舊是那副淡漠如竹之姿,可沒人知道他心中有些許歡喜,因為阿浔交代他辦的事情他已經處理妥當了。
月洵在信中讓溫昭對于和親一事幫忙運作,最好暫時将對象确定為二皇子,他其實也沒做什麼,湊巧陛下也有要利用這件事情逼二皇子回京的目的,如今處理完了他正好可以去給阿浔回信。
他在信中并未詳細說明自己究竟為何暫時不能返回月都,也依舊未曾說明為何不能讓任何人知道他如今的行蹤,溫昭是如今月國中唯一一個與他有聯系的人,自然要盡力幫他。
月洵想讓月景戌娶嘉禾公主的理由也很簡單,如果迎娶了和親的公主,尤其是還是從姜國來的公主,那麼他就徹底失去了能坐上皇位的機會,即使嘉禾公主不在人世。
畢竟從他和公主成親的那一刻開始,他與姜蘊漓就已經徹底捆綁在一起,若真的有這個可能,這宗親哪怕扶持他月景浔,也不可能會同意月景戌上位。
月洵并不是真的想讓月景戌娶公主,他隻是想借着這個方式拖延一些時間,他需要時間去确認,因為他不相信這個從小到大最寵愛他的二哥将來會走上謀逆之路。
自從中了情蠱之後,每次發作之時姜郃偶爾會喂他喝酒,偶爾會提前給他灌一碗迷藥,但其實這兩者的作用并沒有多大,該痛還是會痛,但月洵發現每一次情蠱發作的時候他都會做一些看起來十分淩亂的夢。
夢中發生的一切對他來說太痛苦,也太荒誕了,可這一個又一個的夢境是那樣真實,就像是一篇篇預言在警告他不要行差踏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