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兩太少了,能幹什麼?”秀珠娘分辯道。
“就這麼多,不要就當我沒說,這孩子我們是不會管的。”盧大娘子說罷,便不再說話。
張家二郎拽了拽他娘,道,“娘,就立下那字據吧,無關系更好,往後孩子有什麼事都與咱家無關。”
秀珠娘也同意立那字據,隻是想要更多的銀錢,見盧大娘子不松口,這才答應下來。
解決了張家人,餘下的事情就易做了,出殡、下葬,盧大娘子又從集市買了頭産奶的母羊,把孩子安置妥當,這是後話。
且說盧曉曉幾人回了鎮上,李屠夫送來了幾大扇豬肉。先前家資不豐,除夕那日往親朋好友家端上一碗菜,拿上一塊肉,買上兩斤糖就做了年禮。如今住到了鎮上,做起了買賣,就不能這般随意了。
李府、宋府、元府,這三家有往來的大戶送的禮不能薄,何衙差那要打點,書肆方掌櫃那要有所表示,還有店裡的老客也要回饋一番。
臘月制臘味,盧曉曉決定做些臘肉臘腸作為年禮。提前讓盧大貴在村裡收了兩頭豬,送去李屠夫那宰殺。
年底豬價高,兩頭豬花了七兩銀子。一頭豬一百來斤,不似現代的大肥豬,動辄三四百斤。
五花肉、後腿肉、前頸肉洗淨割成條後,用竹簽紮出小孔,将調料炒熱後,均勻地揉搓到肉上,一層落一層地放入缸中腌漬。
餘下的肥肉、瘦肉分别切成肉丁,瘦肉丁用鹽水浸泡溶出血水後濾幹,肥肉丁開水燙洗後濾幹,接着将洗淨的肥、瘦肉丁混合,三分肥肉,七分瘦肉,按比例拌入調料腌漬後,灌入腸衣。
盧曉曉做了兩種口味的臘味,一種是甜味的廣式臘味,一種是麻辣的川式臘味。辣椒難得,川式臘味隻做了少量。
制臘味頗費工夫,盧曉曉兄妹兩忙個不停也要幾日才能做好,好在時至冬寒,豬肉擱幾日也不會壞。
盧曉曉忙到酉時,便騰手去做晚食,豬心、豬肺煲湯,豬肝、豬腰、豬舌爆炒,豬肚洗淨吊在竈台上,隻等明日再做。
盧大貴夫婦從村裡回來的時候,一頓晚食做得很是豐富。噴香的飯菜讓忙碌的一家人忘卻了疲憊,隻覺得日子過得有滋味極了。
“娘,張家今日可來了?”盧二郎道。
“今日午時過來的,來了好幾人,想要一百兩銀子,好在你們二伯娘有所準備,最後給了二十兩,張家就簽了契,往後孩子就與他們再無關系了,如今隻盼他能健健康康地長大,就是可惜了你們堂嫂。”
“娘,生孩子這樣兇險嗎?”盧曉曉不禁問道,不得不說秀珠的悲劇,讓本就恐懼在古代生育的她受到了沖擊。
“生孩子自是有風險的,不過這也是意外 ,娘生了你們幾個不都好好的嗎?”許是見盧曉曉流露出的害怕,盧二娘子開口安撫道。
盧曉曉還欲說些什麼,可也知道,她若是說想不結婚,不生孩子,是多麼驚世駭俗的事,便歇了嘴。
吃過晚食,趙杏花收拾碗筷,盧曉曉和盧二郎則繼續忙活處理豬頭、豬蹄、豬皮,這三樣做成鹵味最易。
盧二郎将其放到火上燎皮,盧曉曉則用刀刮去表面的黑色雜質,沖洗幹淨,再用竹制的鑷子去除未燎盡的豬毛。入口的東西,幹淨最是重要,這一弄費了好一會兒工夫。
處理幹淨,又拿出賃來的斬骨刀,将豬頭劈開,豬蹄縱向一劈為二,再橫向斬成塊,豬皮刮去油層,切成大塊,分次放入鍋中,加入過面的水,大火燒開後,加入姜蒜去腥,敞鍋沸煮片刻,去除肉中的血沫和異味,撈起晾涼。
接着起鍋下油,放入蔥姜蒜、八角、桂皮爆香,烹入大醬,加入熱水。燒開後放入焯過水的豬頭、豬蹄,大火燒開後,加入豬皮,再次燒開後,蓋上鍋蓋,轉小火炖煮,炖足一個時辰。再揭蓋,豬頭肉、豬蹄已七八成熟,表皮呈醬色,此時加入鹽和糖調味,繼續炖煮至筷子輕松插透。
鹵得的豬蹄軟糯脫骨、勁道入味,豬皮香而不膩,入口即化。豬頭還需再烹,出鍋後扒離骨肉,豬頭肉放回鍋中繼續熬煮,小火煮上一刻鐘,這才成了菜。接着将炖成的鹵味放入缸中,這一小缸的鹵味能吃好幾日。
等到第二日,一家人又回了村裡,送了秀珠最後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