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農家小娘子的奮鬥日常 > 第49章 鰇魚

第49章 鰇魚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幾人是吃得不亦樂乎,直吃到戌時過半才散了。

往日盧家人忙活了一天,此時一家人就圍坐在一起盤賬、說話,今日有些許不同,隻見盧曉曉一人在說,其他人或認真聽,或開口附和,盧三郎聽得尤其認真。仔細一聽,竟是盧曉曉在教盧三郎如何做文章。

原是今日下午,明微學堂的孔夫子拿來了今次鄉試前十名學子答卷的抄錄本,讓學堂裡的學子謄抄學習。

盧三郎将謄抄的文章帶回了家,盧曉曉見了好生新奇,沒想到這宋朝還有優秀範文一說,看了幾篇,覺得這策論有些像現代的議論文,隻是論的問題更尖銳,更深刻。

盧曉曉是經曆過應試教育的,現代的學習方法凝聚了幾千年的智慧,很有一些技巧性的方式方法,可如何說與盧三郎聽,又不惹人疑,這就要好好想想了。

等幾人吃過晚食坐在一處說話的時候,盧曉曉先是說道,“如今鋪面的流水穩定下來了,二哥做的菜也是越來越好,等二哥把檔口的吃食都接手了,咱就把雅閣開起來,這流水呀,指不定能翻番呢。”

幾人聽了喜不自勝,盧二郎着急道,“曉曉,你這幾日再好好看看我做的菜有哪些不足,我再好好練練,咱争取這幾日就把雅閣開起來。”

“二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學做菜不足一個月,有這樣的水平很是不錯了。這做菜跟做學問似的,基礎打好了,才能做得好,現如今咱已經走了捷徑,你問問三郎,他學做文章可學得這樣快?”盧曉曉狀似無意地說道。

“對,我聽說人家那大酒樓裡的學徒,學幾年都還隻是做着備菜的活,能學一兩個小菜已是不錯,大菜是瞧都不讓瞧的。”盧大貴道。如今他在外頭采買,認識了不少人。

“可不,這做菜的功夫,我琢磨了好幾年呢,二哥,可要好好謝我。”盧曉曉得意道。

盧二郎站起身,學着戲文裡的學徒向盧曉曉作了個揖,道,“徒兒謝過師父的教誨,日後定當好好練習,謹記師父的恩情。”

盧曉曉闆着臉站起身,一手虛撫不存在的胡子,另一手背在身後道,“乖徒兒,日後你當好好練習,不可辜負我們盧門的手藝。往後就照着師父教的法子練習,觸類旁通,定能早日成為這城關鎮的名廚。”

兄妹兩這一出,讓幾人樂不可支。

盧三郎若有所思,開口道,“我聽姐姐說,這做菜跟做學問似的,二哥學得快是掌握了技巧,不若姐姐也教教我。”

“二哥如今學的是速成的法子,隻能做幾個固定的菜,真要做好,還得打磨基本功。不過這些年琢磨做吃食也琢磨出了一些方法,說的未必對,你聽一聽,看看能不能用上,這做學問的事呀,還要你自己斟酌。”

“這做菜分為三大塊,首先是烹調方式,有煎、炒、炖、炸、蒸、煮多種方式,要做好一道菜,首先就要掌握各種烹饪方式,隻有熟練地掌握了,做出來的菜才不會錯。就像文章的結構,隻有結構搭好了,這行文才能流暢完整。”

“接着是食材,不同食材有不同的味道和不同的口感,料理的方式也不同,那就必須清楚的知道各種食材的特點,這樣在菜品中才能很好地進行搭配。古人說不時不食,這食材還要考慮應時令,按季節。我想啊,這食材就好比文章的論點、論據,必須積累大量的素材,等到用的時候才能信手拈來,文如泉湧。”

“最後是調味,調味雖排在最後,但卻是最最重要的,決定了菜品的香氣和味道,是激起人們食欲的關鍵,這就對應了做文章遣詞造句的功底。”

“把這三塊的基礎打好了,不管什麼菜,都能做得好,哪怕隻是嘗了嘗菜的味道,也能做得大差不差的。”盧曉曉努力地将現代作文技巧融入到做菜中。

“我知道了,平日裡我要好好練習行文結構,積累文章素材,提高文字功底,以後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題目,我都能有得寫,寫得好。”盧三郎琢磨後開口道。

“嗯,這鄉試榜上發布的前十名答卷就是最好的學習素材,你可以先根據主題進行分類,再逐一分析文章結構,然後提煉其論點論據,再将文章的好詞好句抄錄到一起,時常誦讀,或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盧曉曉出主意道。

“這十篇的數量還是太少了,我明日找夫子再要些往年答卷的抄本。”盧三郎如獲至寶地說道。

盧曉曉和盧三郎不知道,這套學習方法支撐着盧三郎一路從城關鎮到了東京城,直到盧三郎垂垂老矣,仍是受益良多。

如今盧三郎還隻是想着如何分類歸納那十篇範文,興奮地翻來覆去大半宿才睡着,要不是盧曉曉不讓他晚上讀書,怕傷了眼睛,他恨不得連夜就将十篇文章整理出來。

第二天一大早,盧三郎沒等鋪子開門,在廚房裡拿了張冷餅子就去了學堂,幾人如常地開鋪做生意。

趙杏花正在後廚吃飯的時候,趙二叔拎着一隻桶過來了,也不進鋪子,隻站在門口向鋪子裡張望。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