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弘虔又在越城逗留了幾天。因眼下正是用人之際,此次木複反水一事恰好将暗衛弊病推至明面上。曾在堂上觀望被處決的暗衛都在心懷惴惴唯恐被木複波及時,弘虔仿佛能窺破這些人的心虛隻是瞥了眼,淡淡地說了句“不知者無罪”便不予追究,反而大刀闊斧地進行變/革。
木複的位置由張、李兩位堂主占得,分别為正、副管事。而那位一直躲在這兩位身後煽風點火的人弘虔也沒慣着,當時就跟木複一起在堂上處置了。原來的三位堂主改設四位,每位堂主配備副手,除了管事可與江南通信外,八位堂主亦可。這麼設立就是一來副手監督可以防止這些人結黨重蹈覆轍,二來可以防止管事獨大再有原先欺上瞞下不報之事。除此之外,原先青鳥傳信直到江南的方式難免不太穩妥,若是被發現難免有一鍋端的可能性,弘虔便由直達江南改成中轉荊州,再由荊州派另一班人馬進行通傳,這兩條線路各司其職,不通有無。
細細算來,弘虔在越城已然半旬之久,在恢複通信後,便急急修書以密文告知思慎這越城近日發生的種種,包括新的傳信途徑現下需要專人去荊州操持打點。而至于木複反水一事,弘虔并未提及,這筆識人不清的賬,等回了江南,她得和思慎好好算一算。
密信一來一回又是幾日後了,這幾日弘虔開始秋後算賬,将延誤密信傳達的暗衛挨個處置,當暗衛上下漸有風清氣明之際時,弘虔收到思慎的回信:
【皇幸江南,羅氏有恙,公子速歸】
“什麼?”弘虔譯出密信時大驚失色。她實在想不明白皇兄在這個時候跑到江南的緣由,更想不到為什麼绮煙出了何種變故,能讓一向辦事穩妥的思慎來不及多言,隻說讓她速歸。思慎寥寥數字,勾得弘虔一顆心都懸了起來。弘虔也來不及等到十三的消息,匆匆散下衆人,隻是在懷裡揣了銀錢,來不及準備幹糧,便一路奔襲,晝夜兼程趕回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