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與衆臣商議,而童貫、蔡京等朝中大臣皆提議:“避其鋒芒,走為上策。”
計議已定,趙佶下令太子趙恒為開封牧總領都城防務,全權處理抵禦金軍南下等重要事宜。
給事中吳敏道:“您讓太子留守開封,隻給他開封牧的官銜,無法調動軍隊,更無法号令全軍馳援京城,若您要讓太子留守開封,需讓位給他。”
趙佶聞言,立刻癱坐在龍椅上,他慢慢地撫摸着眼前這把龍椅,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寶座,而他輕而易舉的就得到了,皇權帶給他的不僅僅是享樂,還有那睥睨一切的快感,衆人俯首而視的膜拜,而現在這一切都要與他無關了嗎?他仰頭而歎,也罷,皇權在性命面前也要為之讓道。
于是趙佶于宣和七年十二月禅位給太子趙恒,改元“靖康”。
跟随趙佶南逃的還有童貫、蔡京等衆大臣。
童貫不顧金軍即将攻進開封的局勢,硬是從守衛開封的部隊中抽調了幾萬禁軍,護送他們一起南逃。
在途經一座浮橋時,禁軍将士突然跪倒在地,聲淚俱下道:“請官家不要再南逃了,我們願随管家一起保衛大宋,跟金軍一決死戰。”
童貫生怕這一群不識時務之人耽誤他們南逃,于是對趙佶耳語道:“既然他們不想走,不如解決掉他們,否則,禁軍一旦攻破開封,我們便隻有死路一條了。”
趙佶聞言,轉過身去,算是默許。
童貫對他的嫡系部隊一聲令下,無數箭雨紛紛朝這些跪地阻攔的将士射去,中箭者紛紛倒地,超過百人,可憐這些将士沒有死在戰場上,卻死在自己人箭下。
趙恒上位後,任命李綱為兵部侍郎,李綱将國之蛀蟲朱勔、王酺、梁師成解決掉,至于童貫和蔡京則鞭長莫及了。
秋鳳這日正在撫琴,卻見小丫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道:“姑娘,不好了,我聽太師說金人快要打到開封城下了,太師正欲随官家一起南逃,姑娘我們也快點逃吧。”
秋鳳不禁一怔,道:“我大宋京城還有幾萬禁軍鎮守,管家怎可不顧百姓死活,棄城而逃。”說完轉念一想,官家可不就是這樣嗎,百姓在他眼裡如同蝼蟻一般,哪有他的命金貴,堂堂一國之君,外敵入侵竟不思抵抗,隻顧逃命。
小丫聞言道:“姑娘你是不知道,太師走時帶走了城内的幾萬禁軍,城内的兵力已不足三萬,若金軍攻進來,便如同以卵擊石,而且我聽人說那金人紅面獠牙,面目可憎,□□劫掠,遇人便殺,甚是殘暴。”
秋鳳歎氣道:“也罷,你随我一起去京口,這地方沒有一個親人,我也不願呆了。”秋鳳收拾好行囊之後,給梁紅玉飛鴿傳書一封:“金人快要攻入開封,童貫已攜官家南逃。”
梁紅玉收到書信之後,不由心歎道:真是風雲驟變,沒想到她所擔心的事還是發生了,大宋即将經曆一場浩劫。
而大宋中樞竟都是一群膽小懦弱之輩,李綱正率領開封軍民在城頭拼力死戰,趙恒已經派人出使金營,打算求和,金人一面和使者周旋,一面絲毫不放松進攻。
正月初九,金人正式發出強攻,這一次他們不再走水路,而是直接攻打開封城北,李綱再次親臨督戰,兩軍從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最後金軍在城外留下幾千具屍體,又一次大敗而歸。
宋軍兩次大勝,大宋皇帝趙恒卻欣然提出,隻要金軍退兵,大宋可以要什麼給什麼,被打得損兵折将的金軍将士登時驚得目瞪口呆。
李綱眼見趙恒執意和談,雖有力挽狂瀾的能耐也無力施展了。
金人不客氣地提出以下要求:金軍可以退兵,但是大宋必須向金軍支付補償金,共計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絹、彩各一萬匹,馬、駝、驢、騾等各數萬匹。除了錢貨,大宋要尊金國皇帝為伯父,之前幽雲之地投降大宋的遼人全部交給金國,并割讓太原、河間、中山三鎮,還要以一位宰相、一位親王做人質。
大宋現在已被趙佶和國之蛀蟲掏光,國庫空虛,面對金人索要的如此龐大的金額,大臣們如小醜一般捋起袖子把黃城裡的金銀玉器,甚至是宗廟裡的祭具都搬了出來,然後拿到開封街市去賣,并将高級官員家中也洗劫一空,最終也隻賣得三十萬兩黃金、八百萬兩白銀。
于是有人提議道:“限期讓城内所有人将家裡的财物全部上繳官府,凡逾期不交者,斬立決。”
經過這一番劫掠之後,朝廷又得到了黃金二十餘萬兩、白銀四十餘萬兩。
而大宋的勤王之師源源不斷地彙聚到城下,足足有二十萬人,趙恒卻不敢與完顔宗望的六萬人開戰。
金人撤退時,首相李彥邦下令:“有擅自出兵者,并依軍法。”
完顔宗望以區區六萬人帶着大宋的無數金銀順利北撤,平平安安度過了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