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計劃開始于七歲那年。那是他第一次掙錢,賣掉撿了一個月的空瓶子,一共九塊八毛錢,回收站的老闆刨了點,給了他整十塊。他花一塊買了本數學本,一塊買了支鉛筆,當晚就記下了所有他能記得的,常德盛和孫梅芸為他花的錢。
一直以來,常德盛堅持“窮養兒子”的觀念,從不給常銘零花錢,孫梅芸更不會忤逆丈夫。這對常銘來說,是件難得的好事。
打那之後,每用完一本數學本,他就将所有款項結算一次,列作下一本的第一筆,同時把上一本賣了破爛,即不浪費也能保密。他怕計劃提前敗露,會惹怒常德盛。當然,他也懶得去看那些稀疏的付出。一天一頓飯菜,三年一換的校服,偶爾破天荒了想起來給他買件短袖棉衣,賬本裡最值錢的就是租金了,常銘按市價每個月調整一次,不吃虧也不占便宜。
除了常笙,他拒絕任何人的幫助,隻因懶得多記一筆。
可施宇攻破了他的防線,成為額外的債務人。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讓他不願将施宇和常德盛夫婦記在同一賬本上。可要讓他這樣的鐵公雞為一時興起花錢再買一本筆記本,那是不可能的。最後,常銘在随身攜帶的筆記本上簡單記了一筆。
這本筆記本,正是他當年用餘下的八塊錢買來的,還是塑封的。上面記的,是他想上的學校,想考的分數,想去看常笙的時間,想給外甥買的禮物……
十七年,想做的事并不多,所以到現在他也隻用了不到一半。
他沒想到的是,施宇的“施予”,細微又綿長。于是,一條一條的記錄,眨眼間爬滿了一頁,未來似乎還會滿下去。
他沒再換本子,而是順着記了下去。可能,還施宇的債是這件事他想做的,而不是應該。
沒有敲門,常銘回了自己房間。
屋内的常笙說着從鄰居那裡聽來的情況,漸漸泣不成聲。而施宇隻是沉默着,雙目通紅。良久,他才聽見常笙的聲音。
“我希望往後,他可以被愛,他值得被愛。”
“嗯。”
承諾,在分不清愛情與友情的時候,就已經許下了。
***
渝城的冬天,濕寒入骨。
常銘不習慣開空調,裹着被子蜷縮成一團。他一到冬天手腳冰涼,這樣捂一晚也不會熱。
房裡燈亮着,留給後歸的人。熄燈上床,兩人均未說話,卻都知對方醒着。
窗外冷風呼嘯,不一會兒,似乎下起雨來。雙目适應了黑暗,施宇睜開眼,依稀可見常銘的輪廓。冷風仿佛吹來了常銘若無其事的笑談:
“再不濟還有我的父母。”
“就算我不去醫院我父母也不會同意啊!”
“生病了爸爸媽媽怎麼可能不在身邊呢?”
……
你生病了,你的爸爸媽媽會在你身邊嗎?
冷風還在放肆地吹,常銘往被子裡縮了縮。身後傳來細簌的聲音,床那邊一空,風雨被擋在了窗外。再次進到被窩裡,施宇毫不猶豫地将常銘抱在懷裡,頓時感覺身體的熱度在快速流失,他卻越抱越緊。
“回去後去醫院,讓我陪着你。”
前半句還是不容拒絕的語氣,後半句卻帶着一絲哀求。黑暗中,常銘睜開了雙眼,感受着身後源源不斷的熱流,有片刻沉溺。半晌,安靜的夜裡響起了一聲低沉的回應。
“嗯。”
漸漸地,常銘渾身變得暖和起來,遂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不自覺翻了個身,想跟熱源更靠近一些。施宇睜着雙眼,看着眼前人。
許久之後,在他的額頭,落下一吻。
***
元旦假第三天下午,常銘拗不過撒嬌賣萌越來越溜的施大少,出現在了機場。
“姐,你回去吧。”常銘看着有些疲憊的常笙,擔憂道:“早點回去休息。”
“沒事,我看你上飛機再走。”常笙笑道:“卧床一個多月,早就想出來呼吸呼吸新鮮空氣了。”
“可是……”常銘還是有些不放心。
“姐姐氣色好,中氣足,你别擔心。”施宇寬慰道。
“醫學生的眼睛就是診療本啊!”
常笙捧完場,從包裡掏出一張卡遞給常銘,道:“密碼是你的生日,拿着買個手機,偶爾也給我打個電話報平安。”
常銘自然是不會要的,拒絕道:“姐,我有手機,隻是忘了帶回來,等到了京都我就給你打。”
“你買的質量肯定一般,别到時候進個地下停車場都沒信号。趕緊拿着,回頭換個高級的,上千的。”
施宇聞言,沖常笙豎起了大拇指,
因為常銘的手機是充200話費送的。
常笙還不了解常銘的“摳搜”,直接将卡塞進常銘手裡,“去京都好好照顧自己,别不舍得花錢,我看新聞京都的冬天能凍死人,記得買兩件好羽絨服,别再穿你那破棉衣了。還有,趁早把你那破帆布鞋扔了,學人大宇換雙馬丁靴什麼的,三分人才七分打扮,你要有危機感。”
“為什麼要有危機感?”
施宇問得理所當然,常笙很是滿意。但隻有常銘知道,施宇是真的在發問。
常銘沒有繼續這個話題,向劉大偉說道:“姐夫,您先和我姐回去吧,大寶二寶在家不安全。”
劉大偉非常了解常笙的話量,給她時間能不停歇地唠叨一天,連忙轉身哄道:“媳婦,銘銘已經長大了,你也别太擔心了,何況現在銘銘身邊有大宇,咱回去吧,二寶該喝奶了。”
說到孩子,常笙也不再堅持,囑咐道:“卡你拿着就要刷啊,京都物價雖然高,但也不能不舍得吃,下次再瘦成這個鬼樣就别回來了。”
常銘點頭應下,此時,機場響起了航班的登機提示,常笙不敢再耽擱,不舍道:“到了京都想起來就給我打個電話,沒空打電話發個短信也行。好好吃飯,多交朋友,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