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蘭陵調 > 第74章 鹣鲽情深(五)

第74章 鹣鲽情深(五)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在雍州住了三日,從島上登陸,隻見韋伯林與金士榮立在碼頭,伸出脖子張望。先前心血來潮,走得匆忙,沒通知他們。伯林兄弟腋下夾着公文,聲稱這是要緊的事情,回程的馬車上就要回禀。看來我擅自出走,耽誤他不少事情。

已過晌午,現在趕去内城,算時間城門已關了。士榮就提議,不如找個驿站歇一晚,不用急着今日趕回去。從這片郊野地往南眺望,能看見玉泉山,偶然興動,我便說拐道去玉泉山莊瞧瞧。

工曹的人被折騰得很累,可我興緻盎然,他們又不能擅自回去。士榮笑道:“各位出門都沒帶換洗衣裳,正好去山莊換身衣裳。褚大人最愛幹淨,拿泉水洗洗胡子才好。”随侍的人扶着那老頭的腰,塞到後面的騾車去了。

我登上馬車,問起大都府有什麼要緊的公務。

韋伯林說:“天氣暖和,大興田苑要準備春耕。以往每年暮春,主君都帶着衆臣拜過土地祠,親自下地扶犁,為着開個好頭。因而想和陛下讨論個吉利日子,别誤了良辰。”

閉目養神,你們去和太常寺商議個日子吧。

韋伯林又說:“陛下,上回前橋閣交代的,要在大興苑東面再圈一片地,做個養蜂場,這件事若要實行,可以趁着春耕一起做了。”

沉默一會,我問:“可要支多少銀子?”

韋伯林回答:“管事的人從牧場拉來,大夥叫貴叔的,他們一家專飼養蜜蜂,是懂行的。另外田苑出幾名佃戶,人手倒不用多,整塊地包給他們做蜂場。頭兩年不取租金,官家再添二萬銀子貼補。到第三年,就如其它田莊一樣,大都府收貨收租金,剩下用不着的貨,都留給他們做買賣。”

蜂蜜買賣能有出息麼?又不是鹽鐵。

士榮見我猶豫,笑道:“陛下,内城那些大娘子,喜歡拿精緻糕點請客,就如品茶焚香,覺得有體面。他們倒不在乎錢,隻愁買不到好的。如今有大興苑的招牌,莊頭再去主城街買個鋪子,從此就可發财了。至于官家出的銀兩,取幾年地租就回來了,所以幾乎不花什麼本錢。”

張開眼,心裡盤算着,二萬兩雖然不多,可這一項支走,畢竟是額外的開銷。

韋大人接着回禀:“陛下,不知河道進展如何?等到下榻山莊,臣再向褚老師請教。去年提走十二萬,不過幾個月功夫,如扔去海裡一樣沒了蹤影,隻怕今年用得更狠。若外庫不夠用,是否需要大都府調度周濟?這樣的話,養蜂場先不提了,其它幾項日常花銷,也要斟酌省儉些。”

我擡起手:“河道原是我的主意,隻花外事庫裡的錢,不用影響内城的用度。養蜂場的事,你們去做吧。年頭前橋閣的會上我已經答應過,人都來了,不用掃興。”

對面的二人立刻道是。過一會,我又問:“大都府的開支,除去羽林衛和内宮,還有哪幾件大頭?”

韋伯林忙回答:“隻這兩件是大頭,大約占了六七成。另外的,就是發放在籍京官的俸祿。除去這三件,每年幾次祭祀要花錢,逢年過節要放賞;郊外的山莊園林,譬如九鹿與玉泉兩處,雖然空着,也需人打理;南山寺還算皇家的,每年固定撥一項,留着供奉佛祖;還有各位王爺王妃,出嫁的公主郡主,宮裡有年紀的太妃,有爵位的公爺侯爺,有封的诰命婦人,這些人的生辰要備禮,不過這些隻是小錢而已。”

我側頭說:“去年的帳上,倒沒留下多少。”

士榮笑道:“是的,去年事多。接太後回家,跟着封後大典。内廷的幾座宮殿裝飾,花草園藝都要錢。不過這些還好。另外,陛下去了趟永昌,一來一往帶着近千人的夥食車馬費用呢。後來到年末,主上念及幾位将軍勞苦功高,跟您奔波這些年,又是一波封賞,所有用得比舊年多些。”

韋伯林有些驚訝,身旁的老鼠臉男人,竟敢含羞帶笑說主君花掉太多錢。

人本來坐着,我沉下臉,他立刻趴到地上。

“陛下别氣,小臣妄言了。陛下放心,近些年内城經營得不錯,每年皆有盈餘,能花上一輩子呢。是不是,韋大人…”

韋大人并不理他。我扯開紗簾,問還有多久能到。

王琮探路回來,向前三裡地就有入口,不過不讓他進。果然出現蜿蜒小徑的入口,卻有官府的人看守,左側有五間屋子,高門重鎖,倒像官衙辦事的地方。

我跳下馬車,命令韋伯林帶上王琮再去問。原來這條小路是捷徑,沿坡向上,風景十分雅緻,碎石路鋪的齊整,兩旁皆是翠竹,折彎突出的大台階處,還築起六角亭供客人休息。

從亭内向下望去,我好奇問道:“從正面大門連上來的大路,那一帶怎麼沒修?”

韋伯林連忙走近:“正門鎖了。這一帶山腳住着幾戶賣糖賣鹽的商戶,從前兵荒馬亂的時候,偷跑上來玩,所以這幾年總不開門。之前陛下提過,等山莊打理完畢,要請太後娘娘過來閑養幾日,故而更謹慎,閑雜人一概不放進來,免得弄髒溫泉池子。”

我笑起來:“韋大人想得挺周到…這裡有什麼人常來?”

他低頭說:“開始因為山上泉水好,舒筋活血,隻留給打仗受傷的武将療傷。慶禧朝的冬天,老主常常帶人來住。後來成了慣例,内城的世家子弟們就約着一起來玩。”

原來如此,世家子弟尋歡作樂的地方。

随行有人捧着野鴿過來,原來山莊的幾個守衛,特地帶王琮熟識山路,環山走了一大圈,見林子裡飛禽多,順手打來的。

“陛下,要不要烤着吃了。”他樂呵呵的。

那時我面朝外挑的窗台,下方有股清泉,倒影月色。有人點起熏爐,滿室月光香,泉水叮咚響,緩緩朝四周望去,果然是個好地方。

大概泉水冰涼,我的聲音也如此:“這樣清雅的地方,你烤什麼肉,出去。”

韋伯林很乖覺,覺察出迎面冷意,澀澀笑着,等山莊的人退走,才低聲說:“其實每年打理玉泉山要花費不少,山莊也沒要緊的用處,今年事多,這裡的支出可以削減些。”

削了這一項,心裡一算,非但省不下多少,也許我還得落個小氣的名聲。

于是笑談道:“大人什麼意思?這原是皇家苑林,孤家在外受苦多年,還沒享受過,你倒想拆了。”

韋伯林無話可說,不知我到底何意,隻好委屈站着。牆壁上挂着鐵盾茅槍,我順手拿過來瞧,想叫他出去。

他鼓着勇氣,還是問了句:“陛下,不知要留宿幾日?臣要預備山上的衣食住行,還得差人送消息去内城。”

雖然山林鐘靈毓秀,可我并不喜歡,明天就想回去。而且突然來訪,把這裡的人吓壞了。

他得到回應,立刻松口氣,脫口而道:“太好了,中殿有幾件急事,要等陛下批複。另外聖駕在外留宿過久,各部的老臣,還有台谏所都要擔心的。”

我的目光有所收斂,溫和說:“多謝大人,你的好意我明白。”

自從永昌回來,我從未和小冰分開這麼久。第二天下午,馬車抵達宮門,我先去霞光殿,向母親請安問候。沒想到小冰也等在那裡,同她姐姐還有萍萍,一起煮雪梨白玉羹。

母親拉我在身邊坐下,宮娥端來幾大碗湯羹,熱騰騰發散果香。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萍萍想出來的,不願辜負她的好意,喝掉一碗,随後贊賞一番。母親見我的靴子上都是泥,吩咐内官去拿雙幹淨的。萍萍便笑道:“我剛做好雙新的,灰絨毛軟墊,屋裡穿正好。單哥哥,要不要拿壺熱水來,先燙燙腳?”

我就說:“好啊,我正想泡一泡…”随後又喊:“小冰,拿上鞋襪過來扶我。”

哪知她将頭一扭,隻和姐姐說話。

還好崔流秀等在門外,隔壁屋子已備好熱水,不如請主上過去洗。萍萍聽見,伸手來攙我,他已弓着背擋在面前,将我扶走了。

洗漱的時候,我便問,這些天内廷有什麼事。

他說:“沒什麼大事,太後與皇後娘娘天天盼着陛下趕緊回來。尤其是瓊華宮,陛下不在,夜裡娘娘害怕,燭火通宵都點着。”

這老貨隻揀我愛聽的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