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穿到這個時代後,宋今棠這還是第一次出遠門。
陽石村去縣裡的路不是很好走,他們一行人運氣好,正好碰到村裡去縣城的驢車,有今棠帶着大夥去山裡找薜荔果的事做鋪墊,村民都願意賣宋家一個好,順帶把他們一起送去了縣裡。
饒是宋今棠在後世已經見過了多種多樣的都市,頭一次去縣裡逛街,難免有些激動。
宋均鶴和大人去過幾次,仗着自己有經驗,在妹妹面前侃侃而談,像是去縣城裡一趟十分了不得似的。
今棠有一搭沒一搭的聽着,倒是一旁的孟小翠聽得十分認真。
等他炫耀完,煞有介事地叮囑妹妹:“棠兒,你到縣裡一定要跟在我們身邊,不能亂走,不然拍花子一出現,就把你拍走了。”這是他跟着大人們去縣裡,大人們每次叮囑的,現在成了他來叮囑今棠。
宋今棠困倦地打了個呵欠。
孟小翠問:“拍花子是什麼意思?”
“就是有人在你腦袋上一拍,你就什麼都不記得,跟人走了。”
孟小翠沒想到世界上居然還有這麼稀罕的事,一臉震驚地看向母親,試圖求解。
宋玄真摸了摸女兒的腦袋,“鶴哥兒說得對,去了縣裡可不能亂走,”她抿了抿唇,想起一件事,“對了,鶴兒,最近你爹和你大伯父他們,有沒有吵架?”
這個事宋玄真是打算問宋玄章,可沒找到時機,她打算從孩子這裡先打聽情況,如果不是什麼大事再去問清楚也不遲,但要嚴重的話,大哥二哥想說會主動告訴她的。
宋均鶴聞言,小眉頭就皺起來了。
他對大伯父一家可是有太多怨言,幾乎是倒竹筒一般,把大伯母如何藏糧食,又怎麼把山上的臭黃荊毀了的事說了一遍。
趕驢車的老漢是陽石村的人,聽到他們的對話,還幫腔宋均鶴:“鶴哥兒說得對!咱們還跟着二郎一起上山去摘野草呢,結果野菜沒摘到,都被你們家老大得毀了,俺到現在都沒吃到那豆腐什麼味。”
宋均鶴說:“老伯,等到明年山上又長了臭黃荊,我們做了豆腐送給你嘗嘗,不過我們去縣裡,你要讓我們搭便車哦!”
别看這小家夥年紀小,人可精着呢。趕車老伯被他逗樂了,爽朗地笑道:“成啊!不過你可不能反悔啊,明年俺去你家要豆腐,你不給俺,俺可鬧了。”
“您放心,我爹說……說……鹽巴丢了,四馬去追。”
宋今棠忍不住提醒:“是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趕車老伯問:“啥意思?”
宋今棠回答:“就是說到做到的意思。”
“不愧是二郎的閨女,就是比俺們有文化。”
宋今棠兩姐妹在這邊和老伯聊天,宋玄真則是在想兩位哥哥的事。怪不得她說家裡氣氛奇怪,連吃飯都沒有一起。
用晚膳時,都是盧秋月主動招待她們,朱氏連聲招呼也不打,她這兩位嫂子,宋玄真明白朱氏是個斤斤計較的攪家精,可沒想到,她居然能藏糧食的事都幹得出來。
這樣想來,二哥家裡糧食也并不多,她還是早些帶小翠回家吧。
到了縣裡,宋玄真帶着孩子們下了驢車,便去了街上閑逛。縣城中自然是要比鄉下熱鬧,街上能看到些鋪面,還有貨郎挑着東西邊叫賣邊走過。
雖然比不上今棠在後世電視劇裡看的繁華,但總算是有些人氣,走在街上,還能聞到旁邊傳來的包子香、烙餅味。
宋今棠記得今天來的主要目的,主要是看哪裡适合賣冰粉,其次就是要了解現在的物價。
物價随當前時代的生産力有波動,同一個朝代不同時期和地區都有差異,像江南這種富庶地,物價自是比其他地方要高。
今棠跟在宋玄真背後,邊走邊觀察四周,偶爾還會跑去攤邊問一下賣東西的價格。
像别人挑到街上來賣的雞蛋,三文錢一個,包子如果餡料是素的四文,葷的六文,如果是雕刻的木簪,大概可以賣到十到十二文一枚。
總的來說,物價不高。
在居民收入穩定的情況下,物價不高,說明百姓生活水準不錯,這樣一來,花錢的意願也不會太低。
走街上逛了一圈,宋玄真看下來,隻能歎了口氣:“街上能擺攤的位置,都有人來先占了,你們隻能回去告訴你娘,這地方可能不好找。”
宋今棠不置可否,“姑姑,那我們換個地方吧。”
“換去哪兒呀?”
“去縣學!”
宋玄真:“縣學?那邊不行吧?”
宋今棠抱着宋玄真的手臂撒嬌,“去看一眼嘛。”
縣學裡都是經過童生試的秀才才能入讀,這年頭能夠讀書的,大多數都是家中有些家底,像宋玄章這樣的寒門士子,并不是讀書人裡的大多數。
宋今棠以前也讀過書,最了解學生的饞嘴屬性,在學院裡上了一日的課,出來時誰不願意吃點東西呢?
縣學周圍和街上不一樣,要安靜得多,外邊的攤位也少了不少,在後頭就是縣城裡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