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領大驚,連忙揮劍抵擋。劍光散去,一個身影緩緩走出,正是段思平。
“母乙教主,我們來助你!”段思平和董乙帶着尉姑娘召集的七八十名摩尼教徒前來支援。
母乙含笑點頭,道:“思平,此刻起你我便同為光明之子,今日共戰此敵!”
段思平揮劍,與母乙并肩作戰,他們的意志堅定,令敵将難以匹敵。
尉姑娘率信徒們殺回,踏起的煙塵如千軍萬馬,打前陣的幾個人又如猛虎下山,敵軍潰不成軍。敵将見勢不妙,下令撤退。母乙趁勢突圍,與尉姑娘他們會合。
然而,母乙身負重傷,面色蒼白。尉姑娘淚眼婆娑,緊握母乙之手。
母乙聲音微弱,卻充滿力量:“莫悲,我的孩子。光明的道路上,每位信徒皆是不朽之焰。隻要信念不滅,光明終将驅散黑暗。你們要把火種帶回去!”
董乙急切地遞給尉姑娘一個包裹,内藏摩尼教的教義《摩尼光佛教法儀略》和《美味經》以及一些祈禱用品說。
“尊貴的少主,這是信物,請您快回去西洲與其他族人彙合,我們會繼續跟着教主傳承我教光明,待我等在這中原站穩腳跟,建立光輝的安息國後再派人去接您!”董乙跪地,其他教徒亦跪,誓言追随。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尉姑娘,現在不是悲傷的時刻,一會兒梁軍發現咱們根本沒那麼多人就糟了,快走,為了你們摩尼教的光明未來!”段思平的話語堅定而有力。尉姑娘泣不成聲,但知此時非悲傷之時。段思平和溫環玉拉起尉姑娘,迅速撤離。
半個月後,清晨陽光穿透雲層,灑在洛陽城門口的廣場上,卻無法驅散空氣中凝重的陰霾。摩尼教的近80名教衆被綁着站在城門口,他們白衣上布滿了戰鬥的血迹,但他們的眼神中沒有恐懼,隻有對光明的渴望和對信仰的堅守。
母乙教主站在最前方,他的面容平靜,目光穿透了圍觀的人群,凝視着遠方。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即将到來的犧牲的接受和對光明未來的憧憬。
“今日,我們将以身證道,以死明志。”母乙的聲音堅定而清晰,回蕩在廣場上,每一個字都如同鐵錘一般,敲打在人心上。
後梁将領走上前,冷冷地宣布了他們的罪狀和命運。但摩尼教教衆們隻是相視一笑,他們的笑中有着對生死的超脫和對信仰的自豪。
“我們是光明的戰士,今日雖死,光明的火種卻永不熄滅。”董乙高聲說道,他的聲音雖然微弱,卻充滿了力量。
圍觀的人群中,有些人受過摩尼教的恩惠或是曾與這些教衆并肩戰鬥過。有人的眼中甚至泛起了淚光。
就在此時,後梁的士兵舉起了手中的刀劍,悲劇即将上演。陽光下,摩尼教衆們閉上眼睛,開始默念祈禱文,他們的聲音彙成一股溫暖而堅定的力量,在廣場上空回蕩。
“偉大的光明之父,感謝您賜予我們生命,讓我們有機會為您的光明而戰。今日,我們雖将離去,但我們的靈魂将永遠追随您的光輝。”随着最後一句祈禱文的結束,刀劍落下,摩尼教的教衆們一個接一個地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