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徹底習慣了用金錢地位衡量家人彼此間的态度;
讀書讀的,沒有實力還特挑剔,不願用沒尊嚴的讨好委屈自己,
等到了畢業該掙錢的時候,又發現過猶不及,尊嚴比自己還沒出息。
我格局一共就這麼大,隻能轉一圈再回來這裡,思考為了融入這個社會的人們又是拿自己曾經什麼樣的個性去交換,去“改良”了呢?
我不再祈求活得精彩四處闖蕩,無聊要比大風大浪好多了!那種多巴胺和腎上腺素飽和的行為跟理财投資一樣,收益越大風險越大。
生病的好處就是讓你隻有這一個煩惱,輪不到其他的非分之想。想曾經的開心也沒有用,不開心的時候想起來對比現狀隻會更不開心,又不甘心。但一直運轉的大腦頂替了其他身體結構的工作,越來越高效,每次回憶起來都記得清清楚楚,越懷念越鮮活。
于是除了把回憶複述下來我隻有每天自私地活着,偶爾慚悔。但慚悔比别人指責的殺傷力可大多了!小到不配感,啥錢都賺不安,大到否定一生,徹底不振。
于是我隻有繼續自私地活着,自私地祈求——若是我年輕時候就已經經曆了生老病死的考驗,是不是餘生就可以跳過了?
對感情隻索取不回報,生怕自己既要又要,千萬别自私了一輩子老了又想起來親人關懷了。
而我是原罪者。
也是既得利益者。
更是偏執的旁觀者。
我是因,也是果。
實幹的人記性不好,記不住曾經的豐功偉績,隻一直向前,無能的人則是總有時間去撰寫自己想象中的人生,而這過程……長大後的某天,回憶起童年裡記得最深刻的一場雨,用上了所有從未用過的詞語,然後這些詞語組成的就是這長大過程的句子。
你隻能強迫自己去相信,明天一切都會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