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鬼了嗎?”阿忠見到陳師傅的模樣後忍不住問。
陳師傅是夜班公交的司機,雖然工作是在午夜,而且夜班車本就帶着各種各樣的都市傳說,不過他是個怕鬼的人。在他眼裡就算強盜小偷也沒什麼可怕的,可要是鬼魂的話就……
陳師傅環顧四周後才小心翼翼坐到了人多的那個角落,笃定地點了點頭說:“我剛剛過來路過三巷口那家茶館的時候,發現巫奶奶家的燈竟然亮着,裡面有一個人影在閃動。”
“不是進賊了吧?”
“我也以為是進賊了要幫忙呢!但發現門關得挺好的。而且轉念一想要是小偷的話也不會光明正大把燈打得這麼亮吧?”
“就是,我們這條街和其他小區不一樣,反倒是晚上更熱鬧。以前出現那些小偷小摸的事兒,也大多是大清老早的時候。倒是老闆開了這家店後,人家蒙蒙亮都不敢随便偷雞摸狗了。”
有個人照應着确實會讓那些人心虛不少。
“可不就是這麼說嘛!所以我在樓下看了好久,發現窗子上映出來的影子越來越奇怪。一般的人不會長得這麼高大,而且那個鬼有六隻手,那個手掌有這麼大,手指又細又長,就和妖怪的爪子一模一樣!”
“又細又長?是不是瘦得像隻有骨頭?”
“是的!阿忠你也見過那個妖怪嗎?”
“巫奶奶的手指不就是又細又長嗎?老了肌肉萎縮後就更是細長了。”
這麼一想倒也是,巫奶奶做了好久的茶館生意。就算是去世前的八十多歲也一樣照常經營,那個時候她已經骨瘦如柴了。雖然她總是笑容滿面滿是慈祥,但要是這會兒和恐怖片聯想起來的話……畢竟恐怖片裡鬼婆婆的形象不少對吧?
“那應該就是巫婆婆回魂了吧?畢竟巫婆婆在那棟小樓裡幹了這麼多年的茶館,最後都走在那家店裡,成地縛靈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不是有很多租客見到後連忙退租的嗎?”
這麼一想,巫婆婆去世都已經四年了啊。
不少有人氣的街上不是都會有一些特别奇怪的店面嘛?明明位置好人流量不差,兩邊的店生意也紅火,但是這個店面就是一直做不起生意來。就算是偶爾有人真的租下來想做一番事業,也會在維持不了幾個月之後就因為各種原因關門大吉。就因為這樣,做生意這種事讓人不得不相信風水,像是有鬼之類的都市傳說也由此産生。那個舊茶館的鬼故事,就是這樣越傳越烈的。
加上各種人的添油加醋,各種情節層出不窮,再回流到我們耳朵裡的時候已經是又一版本的故事了。愛打聽的忠先生對這些故事了如指掌,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調料就是他自己加的。繪聲繪色的描述把本就膽小的陳師傅吓得夠嗆。看他離去的模樣都讓人忍不住擔心他還要開車真的沒關系嗎?
忠先生這個人一旦得勁就容易上頭,他的故事不僅陳師傅聽在耳朵裡,其他食客自然也聽得心惶惶。不過就在我有些擔心,是不是該幫忙去看看有沒有真小偷之類的時候,一個年輕人進來打破了謠言。
要說年輕人也不過是因為我們熟悉了他還是年輕人的模樣,眨眼之間,那張臉已經是中年人的模樣了。
“有什麼都可以。”小巫坐到我面前後笑着說。
要是其他人這麼說我可能會迷茫,但見到他我的腦中卻浮現出了菜單。那便是巫奶奶生前最愛吃的死魚蒸活魚。
現在的保鮮手段讓年輕人不再那麼愛吃鹹魚,但在以前鹹魚才是内陸人接觸海魚的唯一方式。用一條鹹魚搭配一條活魚放在一個盤子裡蒸,鹹魚特有的鮮味和鹹氣滿滿滲透入鮮魚的肉裡,讓鮮魚有鮮嫩的口感又融入鹹魚特有的鹹香。這菜在現代進行了改良是因為保溫技術的革新,河魚可以換作冰鮮的海魚,甚至是人工養殖的活海鮮,隻不過鹹魚又漸漸不如以往那樣有銷路而漸漸式微。巫奶奶最喜歡吃的是鲳魚,一條鹹鲳魚搭配上一條冰鮮鲳魚。老年人吃得不多,于是這一個菜配飯不停從冰箱裡拿進放出。這飲食習慣常被來幫忙的街坊說不健康,不過八十多歲還能開茶館賺錢,怎麼說都算是比絕大部分人健康長壽了。
水蒸氣帶着鹹魚的香味在店裡彌散開來的時候,阿忠向他憑空敬酒說:“剛剛有人說在巫奶奶的屋子裡見到有人的時候,我就想是你該回來了。回來了就好!”
我趕緊給小巫上酒,好讓他能與阿忠碰上一杯。
“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坐牢有什麼辛苦的,每天睡得固定吃穿不愁,就當去廟裡修行了幾年。”
“年輕人沉得住這口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