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綜英美]從巡警開始的魔法師之路 > 第66章 番外一

第66章 番外一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聽說小塔拉索夫在派對上被殺後,威利·伯頓不知怎麼的把它跟之前那場莫名其妙的綁架聯系了起來。

冥冥之中有個聲音告訴他,那場綁架直接導緻了小塔拉索夫的死亡。

那天,他花了好大的功夫,才掙開了束縛他四肢和脖子的皮帶。本以為自己已經逃出生天,卻沒想到出門才發現,那些綁匪把他帶去了城郊一個廢棄的廠房。

那裡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周圍連個投币的電話亭都沒有。

不過,即使有電話亭也沒用,因為他被綁出來時身上什麼都沒帶,根本拿不出打電話的硬币。

他那天躲躲藏藏地徒步走了起碼一個多小時,才走到比較繁華的地段,找到了願意借給他手機的人,聯系了自己的保镖并被他們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綁匪們帶給他的麻煩也并沒有結束。

有不少店裡的客人都注意到,他那天後半夜再也沒出現過。

可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店是把“王座上的伯頓”當成一個噱頭的。有很多外地遊客去伯頓的夜總會,就是為了看他,然後再跟他合影或是拍幾張他坐在王座上的照片,加上“猜猜我見到了誰”的Tag,發到社交媒體上。

出于生意方面的考慮,隻要夜總會營業,伯頓就會坐在他的鍍金鐵王座上,作為店鋪的吉祥物,為客人們制造他們想看到的景象。

所以,他那天無故缺席,就顯得非常不尋常。

這是一個社交媒體的時代,任何有噱頭的消息都能在幾秒内傳遍全世界。而威利·伯頓突然在他的夜總會消失這件事,很快就成了紐約地區推特上的熱點事件。

在此期間,網友們對此事的猜測,也從“夜總會整活”變成了“幫派仇殺”。

有些激進的粉絲甚至報了警!

沒有打電話報警的,也不斷在推特上喊話紐約警方的官方賬号,讓他們盡快行動起來。

因為伯頓的店接近曼哈頓上東區,他在那裡突然消失吓到了一些神經過于敏感的富人。他們也通過一些私人渠道給調查部門施了壓,把這件事的陣勢搞得有些大。

他的人用盡手段,都沒把它壓下去。

他的對手夜總會雇了一大批人,在網絡上潑髒水。他們稱“店老闆連自己的安全都保證不了,又怎麼保證客人的安全”。

伯頓在幫派裡的對家幾乎同時出手,在網上抹黑他名聲的同時,向幫派的上層報告說,他跟警方和特勤機構達成了交易,要做污點證人。

而警方也真的派人來了伯頓的夜總會,詢問他離奇失蹤的真相。

等到伯頓終于回到店裡,離他被綁架已經過去了将近六個小時,情況也變得難以收拾。他不得不用掉了幾個一直沒舍得用的人情,還花了一大筆錢,才堪堪壓下了他正跟特勤機構合作的傳言。

至于社交媒體上的那些,伯頓隻能雇專門的公關團隊去應付。

當他終于處理完了這個爛攤子,想喘口氣時,他在報紙上看到了小塔拉索夫的死訊。

他剛剛放下的心,又高高地懸了起來。

他媽媽曾經預言,如果他再幹幾年這種高壓高風險的活計,一定會得心髒病,然後死在某個黑暗肮髒的小巷子裡。

現在,他按着狂跳不止的心髒,覺得他媽媽的預言就要實現了。

最初的驚愕過後,他立刻叫來自己的律師和幾個經理人,詢問他各種資産的情況。接着,他拉出辦公桌最下層的抽屜,從裡面的夾層裡,拿出一部全新的一次性手機【1】,撥通了一個他牢記在心底的号碼。

“阿瑪拉,是我。去找我的律師,像我之前告訴你的那樣,把那套公寓的鑰匙給她……對,就是我給你買的那套……不,市郊的那套你留下。沒人知道那是我付的錢……别哭,沒事的。你現在是家裡最大的孩子了,照顧好其他人。”

又囑咐了一堆雜七雜八的事情,伯頓挂斷電話,用桌上的一個石制擺件把手機砸了個稀爛,并将殘骸全都丢進廁所。

按下沖水鍵後,他注視着那團零件被打着旋兒的水流帶走,神色莫名。

威利·伯頓的全名叫威廉·林肯·伯頓,他出生在布魯克林區【2】的貧民窟,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妹妹,是格蕾絲·瑪格麗特·伯頓的第二個孩子。

像那裡的很多黑人孩子一樣,他們幾個兄弟姐妹的父親都不相同。

他哥哥查理比他大六歲,是他媽媽在高中時跟當時男朋友的孩子。

因為不願意打掉這個孩子,格蕾絲被趕出了家門。孩子的父親雖然一開始表示了要負責,并且真的去找了一份工作、租了個房子,像模像樣地跟女朋友過起了同居生活。

隻是,他們那時把一切都想得太簡單了。

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對生活的單純模拟,很快就敗給了殘酷的現實。窘迫的日子、哭鬧不止的孩子和養育孩子的高昂開支,讓這對過于年輕的情侶陷入了一場又一場的争吵。

最終,男孩兒拍拍屁股回了家,繼續自己的學業。把他的孩子和他同樣年少的情人,像一個肮髒的小秘密一樣扔到了身後和腦後。

格蕾絲卻離開了學校,申請了社會援助又找到了糊口的工作,一個人艱難地養起了家。

之後她一次又一次地将對生活的希望放在男人身上,一次又一次地生下孩子,然後一次又一次地被男人抛棄。

直到她徹底對男人死心。

雖然糟糕到稀爛的情感經曆,讓這個太早成為母親的女人多次陷入低谷,并且好幾次都淪落到吃不飽飯的地步。

但格蕾絲一次都沒有放棄自己的孩子。

一次都沒有。

在很多年裡,她每天隻睡四小時,一個人打三份工,支付着家裡的房租、食物和孩子的學費。

為了讓她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她把伯頓和他的兄弟姐妹們都送進了教會學校【3】。

與公立學校相比,教會學校的風氣更清正、管理更嚴格,但相對的,學費也高得多。格蕾絲的大半薪水都花在了孩子們的學費上,隻能留下一點付房租和買日用,根本存不下錢。

家裡的孩子很小都要去做各種兼職,賺錢補貼家用。

在媽媽的嚴厲管教下,雖然她家附近就是某個幫派的據點,他們家的鄰居也大多都是幫派成員或是藥販子,伯頓家的孩子全都循規蹈矩,沒有跟幫派扯上過一點關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