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父皇請禅位 > 第127章 番外(秋)

第127章 番外(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陛下,你怎麼又……”

靈鵲捧着熏過的衣物走進寝殿,看見謝宜瑤點了燈,正卧着看書。

謝宜瑤放下書,解釋道:“剛醒,反正時候也不早了,就先看點東西。也是時候了不是?”

“是了。”靈鵲應過,熟練地幫着謝宜瑤更衣。

現在這季節天亮得晚,到了謝宜瑤該起的時間,外面卻還是黑的。

謝宜瑤即位以來十分勤政,不論寒暑都是起在雞鳴之前,連累了要服侍她的靈鵲。

謝宜瑤也說,現在宮中不缺人手,你也有别的任務,何苦事事都親自來呢?但靈鵲卻說,宮人辦事雖然妥帖,但不讓我看着點主上,心裡是很不安的。謝宜瑤也就随着她去了。

用完簡單的朝食,按照謝宜瑤的習慣,她便去了太極殿的西堂理事。

這個時辰百官也都該陸續到任了,謝宜瑤這麼想着,先看起了昨天沒看完的文書,大多是不緊急的内容,才能被她拖到現在慢慢看。

一是程莫上的,沒什麼實質性内容,無非是些例行的套話,以及江州的基本情況。程莫是謝宜瑤一手提上來的,沒家族背景,又有和飛鸢父親的那一點故交,忠心謝宜瑤是不操心的,隻是也擔憂程莫是否能壓制好江州地方的豪族,好在江州如今是太平的。

二是陸淵的奏議。念在他有功的份上,謝宜瑤在豫州刺史的基礎上又讓他多都督了附近幾個州郡的軍事,并加太尉,足以彰顯殊榮。

雖然秉持着用人不疑的道理,謝宜瑤卻也并非毫無防範,比如給陸淵府中送去了些佐吏。但謝宜瑤是很光明正大地和陸淵說了的:這些小吏的一部分用處就是監察,不是朕不信任将軍,相反,正是因為信任将軍,才要将此事先在将軍那實施,若是順利,以後可以廣泛推行。又說,這樣也可方便京師和地方的事務往來,不是要取代原有的路子,是多加一重保障,原來怎麼做的也依然照舊。

陸淵的奏議裡就先是回了這件事,總之是稱好,但也提了些中肯的、實用的意見。又講了修堰的後續,工程是立馬叫停了的,但要能不浪費已經建了的東西,着實還有些麻煩。陸淵擅兵,于土木建設不是很通,因此又請謝宜瑤給些指示。

謝宜瑤把這事拿來和近臣們商讨,讨論了好一陣,再敲定了一個比較合理的方案,順便回了陸淵的奏表。

所謂近臣,放在謝況一朝,地位高一點的多是侍中,地位低一點的就是中書舍人了。都是在皇帝面前侍奉的,所以總需要他們提一提意見,讓皇帝能定了主意,再交給下面的人去辦。

因此這些人即使地位不如三公九卿,卻能參與機要,手上的權倒更大些。

當然,前提是能得到皇帝的信任。

現在謝宜瑤身邊這樣的人是沈蘊芳和崔朝華,相比之下,沈蘊芳的意見提得更多,崔朝華文筆好,故而謝宜瑤更常讓她來起草诏令。

她們都是破格提上來的女官,沒有可參考的先例,各方面的待遇完全是謝宜瑤直接安排的,因此為了少些不必要的閑言碎語,也是先從品秩很低的位置做起,但實際上她們卻可以和謝宜瑤讨論軍國大事。

當然,謝宜瑤也不打算就隻拉着沈崔二人來出主意了,一是這樣總要累壞人的,二是萬一有什麼意外,不能後繼無人。因此看完之前堆積的文書,謝宜瑤也便和沈崔聊起了選官的事,這段時間她們常聊這個。

現在的官場經過了一番“辭舊迎新”,但總體和謝況一朝,甚至和前代皇帝在時,都沒有大的變化,無非是柳家變成了蕭家、顧家,其餘的一些重要位置,大都也是士族牢牢把握。甚至因為謝宜瑤把幾個謝況看重的寒士給罷黜了,現在寒微出身的人反倒比以前更少了,這絕對是謝宜瑤不願意看到的。

“學館既然都還辦着,定然是要利用起來的,”沈蘊芳說,“隻是眼下立即行動的話,甲族定會有所不滿。”

崔朝華道:“這事急不得,得慢慢來。”

謝宜瑤卻道:“話雖如此,正是因為現在局勢還不穩定,才有足夠的空間給我們操作。否則等承平之時,無端提什麼新規,總是要更困難些。還有女官的事,朕之前是想着循序漸進的,然而卻也該先早些考慮起來了。”

是這麼個道理,三人均歎了口氣,又商量起了具體的方法。

然而越是讨論着就越是發現,如果真想給朝堂帶來一些新鮮血液,就勢必要受士族們的阻礙,這是逃不了的。但不管怎麼樣,總歸是讨論出了個基本的方案,也試着從京城諸學館開始辦起,再從中選些寒士做官員的候補,之後再走流程選任。至于女官,估計還得先從高門大族的女眷中選起。

讨論的中途,時不時尚書台就又有新的奏議送過來,其中有些是需要謝宜瑤決斷的,有的隻需她過目确認就行。

來送文書的人裡有黃玄,他如今任主書令史,雖然官位不高,但畢竟是掌管文書的工作,又常在禦前和各署之間往來,也是位卑權重。

誠如謝宜瑤所說,現在局勢還不太平,她又要政由己出,因此每日禦前都可稱得上是文符如雨,大體先由沈崔二人過目,揀重要的先看,其他如京中仕宦家庭的鄰裡糾紛一類就得放一邊了。

今天重要的有二者,一是地方上謝冰和蔡登的情況,自從謝宜瑤即位以來,荊襄是安穩得出奇,謝冰更是多次公開表示隻有稱臣之心,但謝宜瑤總歸是不能放心,因此總是讓人密切關注,荊揚之間的重鎮更是時刻緊盯着,無論有沒有情況都要定期彙報。今日說的是謝冰和蔡登前段時間有書信往來,可惜沒能截獲内容,不過他們現在仍然沒有任何行動。

然而謝冰的事謝宜瑤這幾天剛好拿定了主意,因此隻是例行回複,并沒有和沈崔二人詳細商議,隻是告知了她們。

另一件重要的事有關數名官員的任免,是吏部那邊送來的,其中不乏一些高門子弟,因而就需要謝宜瑤權衡多方利弊了。

謝宜瑤對黃玄道:“你去請蕭弦和顧确來。”

黃玄應了,随後離開。

在等人來的途中,謝宜瑤終于可以松口氣,她暫且放下了手中的文書,轉向身邊的崔朝華:“崔公最近如何了?”

“最近多少還能吃得下些東西,不過白日昏着的時間更多了。”

崔晖的身體是越來越不行了,崔朝華說得再委婉,衆人也都知道,因此她也不在謝宜瑤面前遮掩。

崔晖雖然沒有公開露面,但謝宜瑤能順利坐上這個位置的過程裡,少不了這個病榻上的人的助力。

至少光是崔朝華的存在,就足以讓謝宜瑤對崔家有感恩之心了。

謝宜瑤即位後給崔晖加了光祿大夫的散官,上個月又加了司空,雖然都是用來慰藉崔晖的虛職,他先前想向謝況要這份慰藉時卻總碰壁,如今能在離世前得到這樣的榮譽,崔晖心裡是很滿意的,也勸幾個兒子要懂回報。

謝宜瑤又問了崔朝華些瑣事,多是她經手的事務。她和沈蘊芳不同,與謝宜瑤共商大事的時間實在不長,二人缺少默契,因此難免有些需要多溝通的地方。好在她機靈有才智,熟悉得很快,回答得也是毫無漏洞。

謝宜瑤笑道:“俗話說将門有将,相門有将,我今日才算是明白了。”

崔朝華赧然:“陛下過譽。”

談笑間,蕭弦和顧确到了。

他們先前在尚書朝堂議事,得了皇帝召見便由人引着過來了。謝宜瑤給二人加了侍中的官職,讓他們能名正言順地常在自己面前走動,若有要事則一起商議。畢竟如今的皇帝是個女子,這樣的常事還是會引起非議,不過謝宜瑤不在乎這個,蕭顧二人也不會為此推辭。

蕭弦和顧确雖是士族中較有才幹的人了,卻平時也不太重吏事,這乃是江左清流的通病了。因此除了一些要事他們會過目,大體也都是放手交給下面的小官小吏去辦的。

但他們好歹有些才能,時不時也會給出有用的意見,因此謝宜瑤還是打算用他們的。雖然謝宜瑤之前拿柳家開刀,免了好幾人的官,甚至有廢為庶人的,但她總體對士族們還是十分敬重。

這些家族雖然彼此間有龃龉,但有姻親故而也有緊密而雜亂的關系,牽一發而動全身,謝宜瑤不敢懈怠。

謝宜瑤将那份涉及官員任免的奏表拿給蕭顧看了,又說:“你們若是沒有仔細看過,現在且看一看。尤其是這位庫部郎的事。”

這位庫部郎要被免官,倒不是因為他本人做了什麼錯事,乃是手下人犯了大罪,他作為長官監察不力又或是知情不報,總之是沒能及時預防或上報,自然要負責。至于為何,多半是這位也是個唯好清閑的人,不怎麼管事,反倒給自己招了禍。

免官,雖然不至于就此與仕途無緣,但總歸是個難以忽略的挫折。真要說起來,卻也是無可無不可的事,吏部的人呈上來是這樣的結果,多半是猜度過聖心的。

謝宜瑤自然是想罰的,她最厭惡這些屍位素餐之輩,并且一直有心整頓浮華風氣,隻是這庫部郎與先前那位孔太子妃乃是同祖父的堂兄妹,謝宜瑤怕罰得狠了,要落人口實,叫人說她是打壓異己。

她把蕭弦和顧确叫來,也是為了給最終決定分分責,且顧家和孔家有姻親,謝宜瑤也順便可以探探顧确的想法。

蕭弦道:“不論此人是故意還是無心,都是失職,依臣看免官是要的。”當然,這隻是最基本的,其他的懲罰自然也該要有。

顧确沒多說話,隻說同意蕭弦的看法。

“那麼就這麼辦吧,”謝宜瑤點頭,“隻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

這明顯是要讓蕭顧二人主動說些什麼了,他們默契地交換了個眼神,顧确開口道:“陛下是說,這類遊手好閑之人……”

“是,考功的事情,朕最近一直有心想看看,隻是有更要緊的事耽擱了。”

不僅是武将有功勞,文官也是該有事功的,按理說是做得好的升官,做不好得不升或降,可實際上運轉起來卻不是這麼回事。

謝宜瑤也知道,那些名流請貴,能力有缺的未必是多數,更多是其實是不願案牍勞形而已。因此适當地推一推他們,或許會有點用也不一定,但同時又不能把他們逼急了。

顧确道:“這自然是要的,也是吏部這些年一直是有些亂的,因此考課也有所耽誤,雖然臣有意整頓,卻不能立竿見影,也是臣的過失。”

說是耽誤,其實也一直有按流程在辦,但都辦得不太經得起考量,隻是之前謝況已經不像鹹甯初年那樣常關注這些事,故而底下人有所松懈也十分正常。

“好了,這也并非卿一人的責任。真要論其根本,朕也有罪。現在不是讨論這個的時候,多想着以後才是正道。如今離歲末還有些月份,或許可以考慮定在年底,要是來不及,明年年初也是可以的。”

“臣回去便拟個章程出來。”

謝宜瑤又與二人論了些旁的事,才将他們放了回去。

蕭弦顧确并肩走着,小聲議論道:“陛下可是有警告我們的意思?”“多半如此……”

然禁中耳目衆多,二人不敢多說,都點到為止。

蕭、顧也摸不準謝宜瑤到底能在這位置上坐多久——不像有些人覺得她是在胡鬧,他們是看到了她的決心的,然而事情未必就會那般順利,因此他們也忖度着自己該努力到哪個份上,才不至于招禍。

……

要緊的事務大都處理完了,午間謝宜瑤便稍作休息,也好叫沈蘊芳和崔朝華她們也歇一歇。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