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藥粥
自己剛剛聽聞此事後,瞬間反應出來的那一大堆,是作為一名赫赫有名的地方強族子弟應該有的政治嗅覺。
但這事兒,得分開來看。
判斷問題,又不是套模具,遇到的事,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就拿這世家子弟施粥放糧來說,除了得看人,就是具體是誰幹了這件事,分析他背靠是何家族,家族的勢力大小,家族的立身之本,以及這個人本身在家族所處的地位以外,還要考量的是他具體做了什麼,以及在哪做的。
拿荀慎舉例來說。
若是荀慎做出設棚施粥赈濟災民此類的善舉,朝廷肯定是要重視的。
重視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則,荀慎出身荀氏一族,而荀氏則是百年大族,頗有人望;二來,荀慎明顯就是荀氏一族精心培養的下一代子弟的領頭羊,何況荀慎自己本身就極為出色,是荀氏一族全族年輕一代之中最有出息的孩子了。
但你說重視,朝廷又沒有那麼重視。
原因就在于,荀氏一族雖頗有名望,但家族人丁卻不興望。
何況荀氏一族以詩書立家,又受雍朝皇族大恩,說句僭越的話,就算是雍朝皇族這幫人真的把天下作沒了,但荀氏也不可能再事二主。
按照現行的風氣,若有朝一日真的毀天滅國之時,不說其他人,就荀家主支這些人,通通都是要随天子殉國的。
所以若是面對荀慎代表荀氏一族在外施粥放糧,朝廷的重視程度不能說沒有,但也不會太過關注揣測。
可能産生的變量在于,一來看荀慎他做了什麼,若是他不僅是救濟災民,反而仗勢欺人,趁機強搶良民為奴為隸,那朝廷可能會下手幹預一下。
但這樣的幹預,也得有明确的證據和苦主,告到朝廷那邊,朝廷才可能理會一下。
其二則是看他這樣的行為是在哪做的。
多年下來,荀慎這一支主要的經營便都在京畿附近了,但人家的祖地和老家可不是。
若是荀慎在京畿施粥赈災也就罷了,若是荀慎回荀氏一族的祖地大行此類善舉……
這兩者背後代表的意義和對朝廷的重要程度,可是天差地别。
所以将這思考路徑套用在此次施粥放糧的佘少夫人身上,結論也就非常明晰了。
首先,殷大娘子雖然出身殷氏,但已經出嫁為他人新婦,是佘府的少夫人,所以此次舉動代表的則是佘氏。
佘氏,怎麼說呢,也算是祖輩們都出過些英雄人物,但近幾代以來,子孫泯然衆人,家族的人望威勢已然大不如前,原先以為殷娘子的夫郎,算是這一輩較為傑出的人了,但就這麼看下來,也隻是平平。
而且佘氏本就是京畿貴胄,勢力分布全在周邊,這麼說吧,即使是他佘公子在城外施粥,若無做下強令災民做出典妻鬻子的行為的話,朝廷是不會多加幹涉的。
更何況,殷娘子又是女子,那背後所帶有的政治威脅便更弱了。
所以這件事,無論怎麼看,都算的上是一件幫弱扶貧,為朝廷解憂的善舉了。
真正有意思的地方來了,這件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的義舉,卻被這佘少夫人的君姑,佘夫人直接告到了皇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