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的,在吃那塊生日蛋糕的時候,我想到了姬昌食子的故事,然後我的神經就徹底錯亂了,我腦袋裡連綿不絕的冒出了曆曆在目的文字:
“空谷幽蘭女士人很好空谷幽蘭女士超級棒讓我們感謝她賜給我們每日三餐包括我們不必吃的東西女孩兒隻想玩樂或奇奇怪怪的東西求求你别逼我吃我的手指空谷幽蘭靈感大王空谷幽蘭媽媽空谷幽蘭女神當空谷幽蘭女士在你身邊時最好要誠實她知道你是不是睡着了你醒着的時候她會知道如果你不乖或乖乖的她也會知道所以千萬别作妖你最好别哭你最好别頂嘴你最好别鬼哭狼嚎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最好别尖叫别尖叫别尖叫别尖叫”
我沒有尖叫。
我隻是暈了過去了。
“空谷幽蘭女士并不是聽了你抱怨鍵盤才切掉你的手指的,”在夢中我的仆人也不忘盡職盡責的幫助分析當前的局勢,“她這麼做是因為你拒絕告訴她故事的結局,而她拿你又沒辦法。所以這是憤怒的表現,因為她通過你的反應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籌碼不全在她手上。不過這也正說明你還能被動的牽制住她,你有王牌,你有山魯佐德!”
仆人這話聽起來很誇張、很好笑,卻也非常真實。
我知道,也許你們聽了我這番話會笑,會覺得我已經瘋了、傻了、無可救藥了。但是我要對你們說,你們錯了,因為你們不了解文學作品的影響能怎樣深入人心,就連我這種水平的作家寫出的低俗的通俗小說也不例外。
還記得80年代讓萬人空巷的電視劇《渴望》嗎?我聽說當時這部電視劇播出的時候還鬧出過一個大新聞,因為觀衆竟然在春晚現場要求導演改寫結局。
還有空谷幽蘭女士最喜歡的TVB,據說TVB制作播出的三部劇,《網中人》《棟笃神探》和《古靈精探》都曾因為結局太慘而遭到觀衆的瘋狂投訴,最終改成了大團圓的結局。
這種事兒不止發生在國内,國外也很常見;而且也不止發生在電視圈,在我們出版業這種事情也曾經發生過。比如當柯南·道爾安排福爾摩斯在萊辛巴赫瀑布中死掉的時候,全體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人齊聲要求柯南·道爾讓神探複活。這些人的抗議和空谷幽蘭女士的抗議一模一樣——不是出于悲傷,而是因為憤怒。而且柯南·道爾給在他媽寫信,報告他打算讓福爾摩斯死掉的時候,他媽也回信臭罵了他一頓:“殺掉福爾摩斯先生這種大好人?你是白癡嗎?你敢!”
所以事情就是這樣。
可是人怎麼會為一個虛拟的小說人物而悲傷難過呢?我回想了一下小時候看動畫片《哪吒鬧海》的時候有多傷心,就明白了這些不惜大動肝火抗議、投訴的讀者們是有多麼傷心,雖然他們明知道那些都是不存在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