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小姐的婚事之後,自個在第三天就被太太打包拉到了百業寺,其理由是老太爺七十五大壽将近,入廟祈福。
小馬車出了城後,又行駛三小時,都快坐的人屁·股疼時,才來到百業寺。
“咱天子腳下居然還有這麼荒涼的地方?”
沒錯,剛下馬車的王夏至,第一眼看到地方後,反應就是荒涼,第二眼還是荒涼。
一條土路蜿蜒的繞着山伸向遠方,兩邊皆是空曠的良田,蕭瑟的樹木,絲毫見不到活人的氣息……
不對,還是有活人的,山腳下站着一個小沙彌。
四妞與翠草下車之後,拿着包裹跟着小沙彌上了山,來到了半山腰上的寺廟。
百業寺看着不大,分前殿、中殿、後殿、後院。
每個殿隻有一個主殿,連側殿都沒,而且樣子都年久失修,金佛黯淡無光……
房子破舊,人員也少,除了帶路的小沙彌,王夏至在前院隻見着一個叫空了大師的僧人,其他人都沒見着。
這地方,也虧得李延年找的到。
繞過前院,一行人直接來到後院,在這裡,王夏至見到了李延年。
李延年見人來了,便道,“七姑娘在寺中住,翠草你便下山住。”
翠草一聽,猛的一擡頭看了眼人,叫了一句,“公子,我家姑娘……”
“去吧”
聲不大,卻沒反駁的餘地。
“是。”
随後,翠草就跟着一旁的大嬸去了房間放包裹。
四妞看了看李延年,又看了看走了的翠草,然後胡亂的給李延年行了個禮,就跑去找翠草了。
“啥情況?”為啥讓翠草走,難道這裡有什麼秘密?
李延年一看她這表情,就知道這人腦補過了,給出一個簡單的答案,“沒房間,住不下。”
“?”想的再多的王夏至,也沒想到居然是個原因。
寺廟裡居然不夠住!
“這是什麼寺廟啊?”王夏至再次感歎,天子腳下還有這樣的寺廟。
很快,王夏至便知道這是個什麼寺廟。
這是個老弱病殘幼的寺廟,小偷來了都要放下一文錢表示窮的寺廟。
整個寺廟常住人口就五人,空了大師,住持、方丈、六嬸、小沙彌,外加一個借宿的李延年,和剛來的四妞。
而為什麼叫老弱病殘幼寺廟。
因為,空了大師瞎,六嬸聾,小沙彌幼、住持常年不動,算老吧
整個寺廟裡唯一算正常的是方丈,而且這個方丈還很年輕。
最重要的是,這個方丈除了很年輕,居然,還能看到自己!
這是除李延年第二個能看到自己的人!
驚喜!
意外之喜啊!
而方丈表示,這不是驚喜,是驚吓,明明一名房客,卻來了兩人,預算超支了,嚴重超支了。
“你沒給夥食費、住宿費?”就加了我一個人,怎麼就嚴重超支了。
堂堂皇子怎麼可能白嫖。
對與這個問題,李延年回答兩人的是,遠去的背影——不屑與這兩人說話。
“方丈放心,我不必睡,也不用吃,超不了支的。”預算還是夠的。
“施主既然來了,便是本寺貴客,豈能慢待。”本寺一視同仁的優良習俗是不能忘的。
“多謝方丈。”
于是,王夏至與四妞還有六嬸一個院住下了。
随着一天天的住下來,王夏至體驗到了為啥方丈會說預算緊張了。
由于寺廟本身就處于犄角疙瘩裡,絲毫拼不過外面的大廟大觀,自然便沒有人上門拜佛捐香,且,前兩位方丈又是佛系方丈,敲一天鐘過一天,外加寺廟這些人都是些老弱病殘,更得養着,所以照成了現在的方丈接手寺廟時,已經處于一個快破産的地步。
這人一多,預算就多,預算一多,夥食就不夠,所以這兩日方丈打算下山化緣。
在聽說方丈要去化齋,王夏至便叫嚷着也要去,
“你去幹嘛?”李延年說道。
“我去讨百家布,給老太爺祝壽用的。”這理由完美,“順便為寺中出一份力。”不能白吃白喝。
每個人都有事,空了大師與小沙彌管着前殿的事宜,主持坐鎮寺中,雖然王夏至看不出有寺中有啥事要坐鎮的,方丈養着寺廟,
連四妞來了之後,就跟着六嬸過上了,撿雞蛋、撿鴨蛋、撿雞毛、撿鴨毛、摘青菜、摘茄子、摘辣椒、摘桃子、摘葡萄、摘西瓜、摘李子、曬荷葉、曬楊梅、曬藥草、逛西市,趕東市,看夜市的樂不思蜀生活,咳,是保障後勤生活。
“說來,整個廟裡,就我倆整日遊手好閑,無所事事……”
“是你,不是我。”本皇子可是交了一千兩的香油錢,别說在這裡吃住幾日,就是一輩子也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