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為漢王五年正月中旬(前202年),韓信、彭越、英布、吳芮、臧荼等紛紛上書,請求漢王稱帝。
衆人說道:“吾王起于微末,滅暴秦,誅不義,定天下,德高三皇,功過五帝,當為皇帝。”
劉邦三讓三辭,實在耐不住臣子們的熱情和天下百姓的期盼,于是擇了良辰吉日,約定就在當年的二月初三,于定陶氾水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号為漢。
衆人山呼萬歲,滿意離去。
數日後,劉邦的心腹自蜀地而來,帶來了早已做好的帝後冕服,以備登基之用。
皇帝的冕服是通體玄色的深衣,以金銀絲線織十二章紋(日、月、星辰、山、龍、華蟲、藻火粉米宗彜、黻、黼),皇後的冕服是玄衣薰裳,廣袖收腰,以五彩絲線織十二章紋,飾以珠玉。
蜀錦,以各色生絲分經斷緯織就衣料或成衣,山川花鳥各色織紋呼之欲出,其質輕薄綿密,其形絢麗奪目,雲錦天章。
劉邦屏退衆侍從,取出皇帝的冕袍,一遍又一遍地摩挲。
呂雉站在他的身後,細細看着冕袍上明暗交織的花紋。他轉身對她微笑,她自他手中接過冕服,裹在身上,對他說:“好看嗎?”
她裹得像一根燭台,他從背後環抱住她,下巴擱在她的鎖骨上,喃喃細語:“朕有時會想當初為何要用半個天下換你回來,現在我想好了,這身冕服穿在你身上才像個皇後的樣子。”
呂雉激動萬分,她捂住了嘴巴,冕袍滑落在地上。
他承諾她的是大一統的帝國的皇後寶座,她幸福得要暈過去了。
叔孫通,是秦時大儒,名滿天下,始皇帝和二世都對他很尊敬。漢二年時,他投奔了劉邦,深受劉邦重用。
皇帝制度,為始皇帝首創,如今劉邦也要做皇帝了,于是向叔孫通請教做皇帝的規矩。
叔孫通曰:“吾王先登上高台,各諸侯、文武百官魚貫而至,依次而坐。禮官授皇帝印玺,酹酒,臣下山呼萬歲,禮畢。”
劉邦愕然:“那朕的皇後在哪?”
叔孫通笑曰:“吾王有所不知,祖龍稱帝時自诩世間沒有女子可以與之并列,故未設皇後,二世在皇帝之下設第一至第八夫人,陛下登基後可擇良辰吉日,冊封王後為第一夫人。”
劉邦又問:“朕的太子和公主呢?”
叔孫通答:“始皇帝生前未曾立太子,諸公主亦比照諸侯之女。”
劉邦有些遲疑,摸了摸鼻子:“這有些不妥當。”
叔孫通:“帝王者,孤家寡人是也,尊崇至極,無人可比肩。”
呂雉自簾後走了出來,她仰臉看着劉邦,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裡滿是幽怨,上下眼皮一阖又一開,兩顆豆大的淚珠順着臉頰滾了下來。
“妾身實在是太失望了,”她微微側過臉,好讓大儒看見她腮邊的淚痕,“夫君向妾身說過,他日得了天下,就封我為皇後,如今竟然說話不算話。”
“唉,”劉邦一邊向她使眼色,壓低聲音耳語,“有外人在,不要讓先生看笑話。”
呂雉一腦袋撞開劉邦,擡高聲調:“妾身十三歲嫁給您,為你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這些年來默默支持着您,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語畢,回頭瞪着叔孫通:“先生是當世鴻儒,博古通今。”叔孫通撓了撓頭:“不敢當。”呂雉問道:“妾身是陛下微時之妻,若是哪位聖賢告訴過先生,男人發達了就應當抛妻棄子,請把他綁來與我當面對質!”
叔孫通無言以對,呂雉又看着劉邦,臉上瞬間換成一副委屈巴巴的樣子,聲音也帶了哭腔:“古之人君,一言或有九鼎之威重,而四海攝服。夫君多次承諾妾身為皇後,如今要翻臉不認人嗎?因為妾身是女子,不是臣子将軍,即使騙了我也無損你的英名,所以您就可以随意欺騙我嗎?”
“又哭又鬧像什麼樣子,為夫給你擦幹淚水,不要再哭了。”劉邦掏出手帕給她擦臉,卻被呂雉一手打落,她尖叫:“你什麼你,我是皇後,是皇後!”
叔孫通目瞪口呆:天呐,她哪來這麼高的配得感?呂雉又轉頭,咬牙切齒道:“先生不要不知好歹,陛下早已許我為皇後,就連帝後登基的冕服都做好了。”
劉邦見她說話不知深淺,怕她又亂說,于是立刻說道:“朕既然答應過你,就絕不會食言。”
呂雉終于如願以償,挪到劉邦懷裡,把臉埋在他的胸前,搖晃着他的胳膊,撒嬌說愛他。
劉邦歎息,問叔孫通:“先生有何妙計?”
叔孫通心想:算了,漢王就吃這一套。他畢竟不是腐儒,于是順勢給劉邦遞台階:“皇帝制度為祖龍草創,然而吾皇陛下才是完善這一制度的人啊!陛下登基為帝,您的王後自然成為皇後,王太子也自然成為皇太子,這是順理成章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