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張良的侍女懷了他的孩子,即将臨盆。戰場上環境惡劣,不利于生産。于是張良護送她回韓國故居待産。
張良向劉邦告假,劉邦深表關切,賜他黃金百镒,明珠二鬥,美姬五名,一同歸韓。張良大為感動,他不要金珠,獨留五名美姬,渡過了黃河。
張良離去後,陳平正好來到了劉邦的身邊。
陳平一大早就騎上馬兒,帶着黃金跑路。他走得很快,因為馬匹和黃金全部都是偷的項羽的。臨近酉時,日已西沉。陳平終于到了黃河邊上。
他丢下馬兒,看見水面上漂着一條木船,一老一小兩個漁翁正在劃船靠岸。
陳平大喜過望,激動得又蹦又跳,大聲呼喊,希望這對漁家父子能載自己過河。
兩漁人收了網,本就是要靠岸休息。隔着茫茫水霧看見岸邊立着個小人,父子二人以為這人需要幫助,連忙加快了速度搖橹。
陳平見小船當真向自己駛來,心想這二人定然是水賊,橫行黃河的大盜。
九曲黃河十八彎,做水賊大盜的才不會選擇這種又寬又險支流又多的河流去搶劫。黃河上漂着的不是漁船就是商船,在楚漢征戰的年代也有戰船。
陳平才不管事實如何,一心認定這兩漁翁是水賊,眼見水賊就要追上來了,他連忙脫了上衣,把裝黃金的包袱放在裡面,還抓了許多的黃土墊在包袱下面,又将衣服裹作一團,整個人還在土裡滾了一圈,弄得髒兮兮的。
做好這一整套,陳平心滿意足地從地上爬起來,抱着自己的髒衣服,站在岸邊等人。
待到漁船走近,兩人見了髒兮兮的陳平,不由唬了一跳。
古時的漁民是看天吃飯的,生活雖苦,在黃河上隻要勤快些,日子也過得下去。服裝雖破,卻也大緻整潔。
陳平憨厚一笑,黑臉上露出兩排大白牙:“小的家破人亡,懇求兩位好心人帶我渡河,投奔對岸的舅舅家。”
那幾年狼煙四起,父子倆雖是水上人家,卻也知道岸上的居民十室九空,四處流亡。雖然兩人打算靠岸休息,但是見陳平可憐,還是決定送他前往河對岸。
陳平見天色已晚,這兩人還肯送他橫渡黃河,當即認定了是兩人是水賊,以殺人越貨為生。
他想:俗話說無利不起早,這兩人肯幫我一定是認準了我身上攜帶大量黃金,不過憑我的聰明才智肯定能化險為夷!
陳平上了船,恭敬說道:“小人身無長物,連累兩位恩公了。”一面說着,一面将裹着黃金的上衣掼在船闆上。他的衣服裡墊了黃土,是以不會有很大的聲音。
老者歎了一口氣:“都是窮苦人,能幫則幫。”
陳平心想:這兩人一定是慣賊,慣犯,我得強打精神來好生應付。
于是他接過老者手中的橹,聲稱要幫他搖船。
老漁翁年紀大了,也工作了一天,着實疲憊。于是回船艙裡休息,留下陳平和自己的兒子一起搖船過岸。
陳平抱上劉邦的大腿後,也是位高權重,這等下流事又是怎麼傳出來的呢?
原來是他自己沾沾自喜,到處誇耀自己才智過人,在最危難的時刻還能夠憑借聰明才智把兩個水賊戲耍得團團轉,一文錢不花就讓兩賊帶自己夜渡黃河!
且不說黃河寬闊洶湧,不适合水賊生存。試問:哪有水賊會分文不取,趁夜送一個陌生人橫渡兇險的黃河?
陳平知道這兩人不是水賊,是以膽敢上船。二漁翁對他有大恩,而陳平不肯報答,故而污蔑兩人是水賊,以求自己心安。
無論是靠着陰謀詭計平步青雲的陳平還是被陰謀反噬、禍及子孫的陳平,都會向人講述自己智鬥水賊、歸附漢王的故事,或許惡人也有良心,他需要反複咀嚼、再三确認自己沒有做錯,以此來安撫那顆醜陋扭曲的良心。
陳平渡過黃河,到達了修武縣,這裡是信陵君的孫子魏無知的駐軍所在。
陳平求見魏無知,請求魏無知将他舉薦給劉邦,魏無知依言。
當時張良離去,劉邦正愁沒有謀士。陳平見了劉邦,少不得将自己胸中韬略盡數賣弄一番,又對劉邦曲意逢迎,表達自己的敬仰之情。劉邦大喜過望,與他相談甚歡。
劉邦:“先生在項王帳下是何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