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和人脈積累的行業,闫諾發現Chuka(初恪)就像她進入文娛時尚領域中文教學的突破口一樣。
高奢品牌Mancini創意總監的中文老師,如今她因為Cally又多了一個标簽,當紅演員允晔逸合作造型師&攝影師的中文老師。
“闫老師,你這相當于進軍文娛時尚領域了!”
“闫老師,以後我們要是有相關行業的問題還要請教你呢!”
“你見過允晔逸本人嗎?帥不帥?”
闫諾:“挺帥的,真人比鏡頭裡帥得多,性格也很好。”
面對同事們的問題亦或是贊美,闫諾表現得都很低調和淡然。
雖然對外漢語行業的人際關系相對比較簡單,同事間也沒有什麼勾心鬥角,作為老師主要跟學生接觸,把課講好,積累好的口碑就是王道。
但是闫諾的性格本身就不是那種張揚的性格,而且她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晰,學生中文的優秀跟她有關系,但是其他方面的優秀都是他們自己身上的光環。
即使是像Chuka(初恪)和Cally這樣,因為性格脾氣相投吸引,從師生關系轉為朋友的,但是她也分得很清,很有邊界感。上課的時候就是師生關系,下課後朋友之間的相處模式該有的都有。
比如約飯…
Chuka(初恪)剛來中國和U市的時候,對中華美食的理解還很片面。在碰了幾次壁後,他覺得他吃的是假中國菜。
于是在某天上課的時候,他可憐巴巴的問闫諾,“老師,我有一個問題。”
當時教學經驗還不多的闫諾其實最怕的就是學生突然有一個問題,因為她真的不知道學生會問出什麼樣五花八門的問題。
雖然闫諾的内心寫照是,“當時我害怕極了。”但是她的表面還是帶着專業的淡定和随時可以答疑解惑的熱情,“有什麼問題?”
Chuka(初恪):“老師,哪裡有好吃的中國菜?我吃的都不好吃…難找。”
闫諾當時看着Chuka(初恪)兩眼放光,心裡想着:“你算是問對人了。”她反手就是一個主頁鍊接分享給了Chuka(初恪)。
闫諾來U市後,在某平台運營了一個自媒體賬号,上面會發布分享一些跟中文學習有關、和在中國吃穿住行相關的内容,粉絲數雖然才1000多人,但是關注的人也越來越多。
Chuka(初恪)如獲至寶一樣,馬上關注。但是闫諾也察覺到了他臉上平複了一些的喜悅感。
“下課後我帶你去!”闫諾覺得如果讓這孩子自己去找,估計還追不上她更新的速度。而且考慮到Chuka(初恪)剛來U市,估計也沒什麼中國朋友,吃飯這種事情,人多了會吃得更香,嗯…點的菜也可以更多一些。
于是闫諾:“下課後我帶你去!如果你沒吃午飯,有時間…”
沒想到闫諾話還沒說完,Chuka(初恪)的頭就已經開始點上了,用滿是期待和感恩的眼神看着她。
事實證明Chuka(初恪)此前吃到的确實是假中國菜,闫諾仿佛帶他打開了中華美食之旅的大門一樣。
于是一發不可收拾,這倆人經常約飯,在彼此面前毫不掩飾自己的吃貨屬性。闫諾的每篇筆記Chuka(初恪)都會點贊,即使兩個人忙的時候時間對不上,也會先後打卡,然後總能交流上關于某某餐廳或者地方的某某菜怎麼樣的美食心得。
而在吃貨的世界裡,探索永無止境,再加上U市作為國際化都市,不僅有天南海北的中國菜,還有泰國菜、意大利菜、法國菜、墨西哥菜…想吃什麼都很方便,也都可以吃到。所以兩個人的約飯習慣一直延傳至今。
而闫諾當初那個隻有1000多粉絲的自媒體賬号“歪果仁寶典”,五年後也變成了小十萬的粉絲。發布的内容也還是跟中文學習、在中國吃穿住行相關的内容,積極傳播中國文化和幫助外國人在中國更好的生活,不忘初心。
“估計誰也想象不到高奢品牌Mancini的創意總監是個吃貨,有一個中國胃,是個地地道道的幹飯人!”到後來,甚至還常常把一些小衆的寶藏餐廳反向推薦給他的中國同事和其他的中國朋友。
闫諾每想到這兒就露出了“功不可沒”的笑容。
Chuka(初恪):“老師,一會兒吃飯的時候,來一個朋友,一起吃午飯,可以嗎?”
“當然可以啊!”本來很正常的一個問題,但是闫諾還是敏銳地觀察到了,他說這句話時候的臉紅。
“女朋友?有好感的異性朋友?”闫諾瞬間流露出了八卦的小眼神,下課後他們便心照不宣地切換到了好朋友好飯搭子的模式。
被她這一看,Chuka(初恪)不好意思地下意識摸了自己的頭發,抿着嘴唇,眼裡溢出來二裡地的幸福。“他,一會兒就從公司過來。”
這要是旁人可能會有當電燈泡的顧慮,但是闫諾的腦回路多少跟旁人有些不一樣,“今天可以點更多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