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皇宮一位身穿龍袍之人,正在轉動扳指,他坐在了龍椅之上,便道:“事情處理的如何了?”
“禀陛下,一切處理妥當。”
長孫暻便道:“很好,那麼接下來就要看看他們這場大戲要如何去唱了,希望他們不要讓我失望啊。”
長孫暻微微颔首,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知道這場大戲的幕後推手正是他自己。他精心策劃了每一步,每一個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隻為了确保最終的勝利。
“陛下,我已經安排了眼線在各個關鍵位置,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隻要時機成熟,我們就可以一舉拿下。”
長孫暻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他知道非常知曉此人的智謀和忠誠,這也是他将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他的原因。
“朕相信你的能力。”長孫暻的聲音低沉而有力,“但别忘了,這場戲的戲子們都是老練的狐狸,他們不會輕易露出破綻。我們必須更加謹慎,不能讓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毀了我們的計劃。”
他恭敬地回答:“陛下英明,臣定當小心行事,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匆匆走進大殿,跪倒在地,急切地報告:“陛下,宮外有急報,邊疆告急!”
長孫暻的眉頭一皺,他的臉色也變得凝重。沉聲問道:“詳細情況如何?”
侍衛回答:“邊疆傳來消息,敵國大軍壓境,意圖不明,但形勢危急。”
皇帝站起身,龍袍随風飄揚,他的眼神堅定而決絕:“傳朕旨意,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對策。”
随後,文武百官陸續進入,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憂慮和不安。邊疆的告急不僅僅是軍事上的挑戰,更是對整個帝國穩定的威脅。
長孫暻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掃視着殿下的群臣。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堅定而有力:“各位愛卿,邊疆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我們必須立刻采取行動。朕需要你們的智慧和勇氣,共同商議對策。”
他站在皇帝的身旁,他的目光銳利,似乎在尋找着最佳的策略。他知道,這場危機不僅是對帝國的考驗,也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考驗。
“陛下,臣以為,我們應該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敵國,探明他們的真正意圖。同時,我們應該加強邊防,準備迎戰。”一位老臣出列,聲音沉穩地建議。
“陛下,臣認為我們應該動員全國的兵力,準備一場全面的戰争。”另一位年輕的将領則顯得更為激進。
長孫暻聽着群臣的議論,眉頭緊鎖。他知道,每一個決定都關系到帝國的未來,他不能輕率行事。
長孫暻在這時開口了:“陛下,臣建議我們采取雙管齊下的策略。一方面,我們派遣使者前往敵國,探查他們的意圖;另一方面,我們秘密調動兵力,做好戰鬥的準備。同時,我們應該加強國内的治安,防止内部的不穩定因素。”
長孫暻沉思了片刻,然後緩緩點頭:“長孫暻的建議甚合朕意。朕決定,立即派遣使者前往敵國,同時秘密調動兵力,加強邊防。各位愛卿,朕需要你們各司其職,确保帝國的穩定。”
群臣齊聲應諾,大殿内的氣氛逐漸穩定下來。皇帝的決策和長孫暻的智謀給了他們信心,他們相信,隻要團結一心,帝國定能渡過難關。
回到寝宮的長孫暻還是心裡拿不定主意,便傳信于自己的第十三子,魯王長孫檩。
長孫檩也是文武雙全,他年紀輕輕便已經達到了神心一境,但是他一直駐守着山東青州,在他的帶領之下百姓安居樂業,一片祥和,他對于這個兒子也是非常地喜愛。
這個兒子行事乖張,就連他這個做父皇也是捉摸不透,但是常常語出驚人,他所做之事似乎都很好完成了,這麼多年也一直勤練之武術,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這個兒子可是相當的不錯,比起來老五甚至還是超出了不知多少,長孫雲皓也是尤未可及。
這個時候長孫雲皓接到了書信,便道:“什麼,十三弟要來了?”
葉白緩緩走了過來:“是魯王長孫檩嗎?”
長孫雲皓一把搭在他的肩膀上,道:“是啊,我跟你講啊,我這個十三弟也是和我們從小玩到大的。”
“原來是這樣,很可惜,我一點記憶也沒有了。”
“沒事的,沒事的,你一定會恢複記憶的。”
段柘鈊便道:“聽說這魯王長孫檩實力已經達到了神心一境?”
“不錯,他的實力高深,而且我長孫氏家傳劍法,他已經修煉至第三重境界之玄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