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糾白垂眼看向手中的信。信封上“糾白小妹親啟”幾個字大得像是生怕人看不清。
将信拆開,裡頭有信紙三張。章糾白反複地看,一直将信看了三遍還未停。
“她寫的這些,我怎麼看不明白呢?”
看到第四遍的時候,她擡起眼,眉頭緊皺:“什麼叫‘終于解脫了’,什麼叫‘不要幫我報仇’,什麼叫‘看開些,不要難過’?她說這些是什麼意思?”
“糾白姑娘……”聞意欲言又止。
“她這是什麼意思!”
面前的姑娘恨恨地将手中的信揉成一團恨恨地砸出去。
她垂眼盯着地上皺巴巴的信紙團看了一會兒,突然一怔,下一瞬就慌慌張張地将紙團撿起吹幹淨又小心翼翼地展開,撫平。
擡眼看到牆上挂的七弦琴,她将信紙揣進懷裡往前一竄,将琴拿在了手心。
“意娘你看,這可是絮娘的寶貝,她怎麼可能将它扔下不管?她一定是有事需要短暫地離開暖香塢,她什麼時候回來?”
聞意抿唇不語。
章糾白懷抱着七弦琴不撒手,轉瞬又從茶室搜羅出半張未繡完的帕子,她将帕子展開,說:“你看,這帕子才繡到一半,絮娘不是那種會半途而廢的人,她一定會回來把它繡完的。”
“我知道了,”她湊在聞意身側說,“她在逗我玩呢,你們合起夥來逗我呢,對不對?”
面前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都讓聞意難以回答。
“你不說,就說明我猜對了。”章糾白笑出來,“我就知道,你們一定是在跟我開玩笑。”
她深吸一口氣,站在上二樓的樓道口大喊:“好端端的,做什麼要哄我!看我難過你很開心麼?我識破你的玩笑了!快下來!我數三個數,你要是不下來我就走了,今後再也不來找你了!”
“一……”
“二……”
“糾白姑娘……”聞意出聲。
一開口卻再難繃住情緒,聞意急忙抽出帕子捂住眼側過身去拭淚。
數數聲斷了,章糾白的聲音很久都沒再響起。
聞意轉回身,目之所及,是章糾白一手抱着七弦琴一手攥着那張沒繡完的帕子站在樓道口回望着她。
這姑娘,雙眼通紅,淚落無聲。
逼退眼底的酸澀,聞意深深吸了一口氣,向章糾白走去。
“她死了,我親自領着人去收的屍,就葬在城西的啟原山上。”聞意邊走邊道,“我沒給她立碑,因為她早年同我說過自己不需要立碑。她說她的名字不好,不值得被刻在碑文上。”
将七弦琴接到手裡,聞意伸手撥動了兩根琴弦,弦動時心軟了一些,她急忙停住手。
“餓了吧?我去給你找點吃食,你先在這兒歇歇。”
聞意牽住章糾白的手将人帶到茶幾邊,正要轉身離開之際,被章糾白反拉住了手。
“你跟我講講羅瑥吧,他是個什麼樣的人,與絮娘又是何時相識的。”她艱澀地開口,“還有你們暖香塢的東家,一并跟我講講吧,意娘。”
“若我告知你,你待如何?”聞意面露為難,“糾白姑娘,斯人已矣,生者當如斯。”
“你不必多慮,我沒有别的目的,我不過是想得到一個答案。”松開手,章糾白語氣平靜,“你不願說也沒關系,我自己去查。”
她站起身就要往外走,聞意趕在她走出茶室之前将她攔下:“我說。”
少了主人之後,室内顯得空蕩了很多。
茶幾上的茶壺内裡空空,鼻尖能聞到的淺淡茶香還是往日存放在此的茶餅殘留下來的。
聞意坐在幾後,垂眸看着幾上潔淨如新的茶具沉默片刻,而後便将知道的一些事情慢慢往外道。
期間她有過幾次停頓,為的是觀察章糾白的神态。
面前的章糾白是平靜的,異常的平靜,她手中還攥着那封信,信紙被她好生折了起來,卻又皺在她手心裡。
聽完故事之後,章糾白是從後院翻牆離開的,聞意目送了一程。走回自己的小樓時,遠遠便看到前院的常漱抱膝坐在樓前的石階上。
“意娘,你們說完了?糾白姑娘呢?”見聞意走近,常漱站起身拍了拍裙上的灰塵,問,“她怎麼說?”
“她問起了羅瑥和東家的事情。”
“你告訴她了?她……是什麼反應?”
“我隻撿了部分說,她面色如常,我看不出什麼,但我能猜到她心裡有多難受。”聞意道,“放心,糾白姑娘不是會沖動行事不計後果的人,她不會做有損暖香塢安甯之事的,故而,也毀不了你的前途。”
“我哪裡是在擔心自己的前途,”常漱不自在地撇開眼,“我就是擔心糾白姑娘會太過自責罷了。”
“是麼?”
“自然是了。”
冷冷看了常漱一眼,聞意一伸手,推開屋門往裡走。
“絮娘之所以做此選擇,原因隻有一個,便是她在信中所寫的那一個。隻是因為她這輩子活得太累,不想繼續下去了,僅此而已。她這麼做,與糾白姑娘無關,與旁的任何人都無關。”
“你若還想在暖香塢待下去,就得明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若被我發現你跑去糾白姑娘面前多嘴……”
聞意将遞到面前的茶接到手裡,語氣意味深長。
“你不說我也曉得。”常漱垂眸,“我又不傻,怎麼會做這些損人不利己的事。”
“你心裡明白就好。”
面前這一盞茶,聞意到底是沒喝下去。
常漱離開之後,她托着空茶盞出了許久的神。
她想到了章糾白的那雙眼,那雙鹿眼從來都是明亮的,裡頭像是藏了星粒,時刻都閃動着耀眼的光彩。
絮娘曾說那雙鹿眼亮得刺眼,說那雙鹿眼的主人有着令她所羨慕的率性和灑脫,說那姑娘周身似乎有光,每次人一來,茶室和卧房都會比往常要亮堂。
絮娘說她愛極了那抹光。
可這才過去數月而已,說愛極了光的人不在了,那抹光變成了淚光,長久地為她而閃爍。也不知,若當事人見到這一幕,心中是會竊喜還是會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