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的兩尊忍冬紋銀薰爐裡正燃着香,有看得見的青煙袅娜而散,被殿外吹進的風帶得滿殿生香。
周荃珝坐在下首,聞着殿内的香氣微皺着眉,并沒有說話。
陳弘勉也沒有要聽他說話的打算,隻支着額頭靠在禦案上,繼續着先前說到一半卻被兩盤點心打斷的話。
“朕知道,那謝家的人之所以這麼做隻是為了不讓謝家失勢,可他謝家自太祖帝時期至現在又何曾真正失過勢?”
“族裡接連出了兩後還不夠他們得意的,竟還想着給朕的身側再塞些謝家人……”
“你瞧瞧早朝時的那一雙雙眼睛,他們就直勾勾地盯着朕,他們恨不得将朕趕下去換自己坐到這個位子上!”
周荃珝垂下了眼,輕聲道:“陛下慎言。”
“怕什麼,眼下這後舜尚且還是朕的後舜,這正儀殿也尚且還是朕的正儀殿,朕說了什麼自己心中都有數,他們作為臣子連這些事情都做得,難道朕作為天子卻說不得?”
陳弘勉苦笑了一聲:“謝家尚且如此令人心煩,崔家也不消停。”
“眼下見朕膝下除卻兩位公主就穎澤一個皇子,崔家勸朕早日立太子的折子都寫了一堆,這盼着朕早日駕崩好扶穎澤上位的心思明顯得就差寫在臉上了,他們真當朕看不出來麼?”
“朕坐在宣和殿之上,擡眼看去,為首那些不是謝家的人就是崔家的人,朕真是半點也不願見到他們的臉、不想聽見他們的聲音,更遑論要找他們議事。”
“唉,不說這些了。聽說昨日你受邀去曾尚書府中作客了,如何?他之庶五子可有入仕之才?”
“雖不至于胸無點墨,卻不通政理,更不知民情,所著皆為紙上談兵。比起入門下幫忙處理奏疏,此人更适合做個著書郎。”周荃珝唇角微勾。
“呵,難怪此子舍近求遠走了翰林院的門路。”陳弘勉無奈一歎,“想必他對自家親爹的脾性清楚得很,知道即便求了曾尚書也不會答應。”
“聖上是沒見到,昨日簡單寒暄過後,臣狀似無意地同曾尚書提了句曾五公子這幾日往翰林院馮學士府中走得勤一事,曾尚書的臉色當即就變得十分好看。”
“哦?依你看來,曾尚書對此事知不知情?”
“曾尚書寒門出身,一向嚴于律己,對家中庶五子通過翰林院學士求入仕之機一事想必并不知情。不過,他是個明白人,事後不僅親自送臣出府,還對臣說了句多謝提醒呢。”
“自知之明是個好東西,奈何不是人人都有,那庶五子要是有他爹一半的頭腦就好了……樂燊?”
見面前之人放下了手中持着的茶盞,偏過頭以袖掩口小聲地咳嗽,陳弘勉眉頭微蹙:“你還好麼?”
周荃珝咳了好一陣才停,放下衣袖時啞着嗓子說了聲:“臣無礙。”
陳弘勉臉上浮出一絲歉意:“元月天寒,你的身子向來經不得這般的天氣熬,回頭朕讓齊禦醫去你府上給你瞧瞧。”
“謝聖上。”周荃珝将脊背挺直了些,“臣已好些了,隻夜裡還有些咳嗽,也吃着一些藥,府醫說少吹些涼風,慢慢養着不出幾日就會無礙了。”
說話之時,周荃珝臉上并無大病之人所呈的青黑色,不知真是因為養了幾日将身子養得好了些,還是因為有了這殿内燭火的映照,原本寡白的臉才顯得有了些血色。
“是朕疏忽了。朕竟一時未想起你染了風寒,讓你在這樣涼的天進宮聽朕說了這許多的話。”
正儀殿的四扇殿門敞開着,殿内涼風四散,雖有兩尊小鼎大的熏爐燃香取暖,身上也仍披着氅衣,但周荃珝的手卻已經被元月裡的寒意凍得端不穩冰冷的茶盞底托。
勉強喝了一口茶潤了潤嗓之後,周荃珝放下茶盞,将手收進衣袖裡:“能為君分憂實乃臣之幸事,聖上嚴重了。”
“若是人人都如你這般想便好了。”陳弘勉眉間褶皺稍稍松開一些。
話雖是對着禦案上的那兩個小籠屜說的,但陳弘勉話裡所意指的人卻不隻有兩個。
案上的點心是貴妃崔氏命人呈上來的,代表了崔氏的一片心意,明面上這崔貴妃好像沒有命人多說什麼,實際上卻又好像說了什麼。
周荃珝靜坐着沒有開口打斷天子的沉思,過了好一會兒,陳弘勉便揮了揮袖:“夜裡風大,趁着天色還未太暗,你快些回府去吧。”
“劉奉典。”陳弘勉朝着屏風外吩咐,“着人好生将周大人送出宮門,提的燈要挑亮些,免得他夜裡行路看不清。”
“聖上放心。”
劉奉典正要引着周荃珝往殿外走,陳弘勉又說了句:“雖說過兩日就是上元燈節,但你風寒未消,還是在府中安養為宜,少出去吹風走動。”
這話是對周荃珝說的。
“是。”周荃珝應了一聲。
正儀殿外的石階之下,懼子已經提着燈候着了,見周荃瑾走出殿門忙主動上前幾步接過了送人之職。
劉奉典站在殿外沒有随着走,低聲對懼子交代了一句:“提燈的時候仔細着點。”
“是,奴婢明白。”
見着周荃珝随着懼子手中的那道亮光遠去了,劉奉典才又邁步進殿,走進内殿時見陳弘勉已經站了起來,便請示道:“聖上欲擺駕何處?”
陳弘勉走近了正在吐霧的一尊忍冬紋銀薰爐,煙霧不濃,但他的面目卻在這一刻好似被熏爐裡的飄出的青煙籠得有些不真切。
劉奉典沒有将這位天子面上的複雜表情往仔細了看,隻低下了頭,等着吩咐。
隻見面前的天子沉吟了片刻,然後說了句:“去倚蘭殿吧。”
倚蘭殿,是蘭妃蔣氏的寝殿。
“是。”
劉奉典的視線悄無聲息地在未動過的兩份點心上打了個轉。
這兩份點心,一為吉祥糕,一位如意餅,都是寓意極好的名字。
但這寓意裡是否藏着别的心思,又是否真能替做點心的人達成所願,眼下并無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