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音響過,比賽開始。
一聲清脆的竹笛啼鳴,一段低回婉轉的琴音,托起轉速均勻的立轉四周,如沉睡的蓮花,感受到清晨漸起的暖意而緩緩綻放。随後快闆擊起,箫聲破空而來,是落入谷間的第一縷朝陽。
快速後空翻,接後團兩周540度旋,再接前團。
今年突然亮出來的命名動作,驚人的高度,出乎意料的連接,高質量的完成。這樣的沖擊力,讓人不由得憶起上個世紀與華國體操女隊在國際賽場上的初見,一支名不見經傳的新生隊伍,卻讓“腹回環繃杠團身後空翻轉體360度下”“向前空翻一周半越杠”等驚世駭俗的動作如春雷般在體操館裡猛然震響。縱使走得跌跌撞撞步履蹒跚,卻時有電照長空的驚豔,也不斷蓄積着更強的力量。
高舉腿720接依柳辛轉體。用舞蹈填滿邊角,轉身,後直轉體540,間接連接阿拉伯團兩周,再接鹿跳。
流暢的一串動作落地時恰巧撞上音樂片刻的停頓,翻身回眸亮相。笛箫合鳴乍起的高亢與振奮,像“奧胡斯金色童話”的圓滿,也像京城主場的幸不辱命,人才不斷湧現,技術飛速發展,短闆一項項被填補,紀錄一次次被刷新,她們以團體的形式站上了世界之巅。
近地舞蹈,蹲轉1080,蹲轉720。
走過巅峰仍是漫漫長路,一路上有起有伏,有升有落,有平和有憤懑有狂喜有失望,但她們從未停下腳步。是倫敦的低回,是裡約帶淚的微笑,是東京幸運的必然,是無數人在器械之間忙忙碌碌的浮光掠影,奏出一個個躍動的音符,終于彙合交響,合唱成這曲風雨華章。
後直兩周起跳,回彈,接前屈回籠。
在場地裡起舞的人,是傳承者,是見證者,也會是開路人。
“站!”
“穩了!”
最後的十秒低吟淺唱與開頭呼應,像是在宣告轟轟烈烈的故事終将結束。也像在以與開端同樣的溫柔,預告故事永不落幕。
一回頭,映入眼簾的是站在台下的胡導,還是站在那個熟悉的位置。就像她第一次比亞運會的個人決賽時那樣。身後是五位隊友,統一的手舉過頭鼓掌的動作。
簡秋甯轉過身,向台下深深鞠躬。
能夠和你們一起走到最後,太好了,太感謝了。這就是此時此刻,我全部的感受。
低頭時她看到身上體操服那簇金色線條流轉的光芒。
女子自由操的最後一個和男子單杠的第一個隻間隔了十分鐘,從入場亮相到上杠,再到下法,事實上羅煥修根本沒有時間多加思考。直體720旋下落地向前一小步,不是什麼生涯最好的發揮,但也算是,對得起當下的自己了。
“比得挺好呀。”
“哎喲!你還真進場來看我比賽啊?”清脆的聲音突然劈面響起,羅煥修吓得險些來了個四仰八叉:“這可不行,這轉播鏡頭都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