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裡,小丫頭打開食盒,将糕點擺在小盤子裡遞給劉璃,劉璃放下手中的書卷,從小盤子裡挑了一個精緻的紅糖糕放在嘴裡。
劉璃一路上極少說話,她心裡正想着如何将親手繡的手絹送給孟知年。她費了好大功夫,廢了很多針線,多了好多針眼,終于将勉強能看的圖樣繡出來,她得好好想想什麼時機拿出來。下次見到孟知年不如問問他的生辰是什麼時候,不過手絹作生辰禮會不會太輕了些?自己隻是想送東西給他,也沒有一定要挑個日子,劉璃腦子裡設想了很多場景,靠在軟墊上慢慢睡着了。
小丫頭拿過毯子輕輕蓋在劉璃身上,收起食盒正要起身,馬車一個急刹,馬受驚嘶吼,緊接着車窗外幾聲大吼:“什麼人!”
馬車内,一片狼藉。
劉璃毫無防備地撞在車内壁上,小丫頭馬上爬過去護住劉璃,防止馬車裡撞飛的東西砸到小姐。
“怎麼回事?”劉璃從睡夢中驚醒,手扶着車窗艱難穩住身形。
“小姐,似乎遇到有人攔轎。”小丫頭氣喘籲籲,她剛剛連人帶食盒撞到了車廂的木櫃子,疼得直不起腰來。
馬車外,一片混戰。
幾個攔轎之人都是成年男子,他們似乎是堵上性命,與丞相府護衛周旋,饒是有武功在身的護衛也挂了彩。其中一個人看準了馬脖子,一刀下去,馬匹吃痛奮力掙紮,馬車裡的劉璃和丫頭互相抱着,天旋地轉,摸不到出口。
雙方酣戰很久,雪越下越大,馬匹因流血過多漸漸不再掙紮。劉璃和小丫頭相扶着走下車,一個護衛擋在他們身前,急切地喊:“小姐,匪徒越來越多,我護着你們先走。”
劉璃見其他護衛都被伴住,當機立斷準備撤離,但哪有這麼容易。攔轎的壯漢看到從馬車裡下來的人,二話不說全圍了上來,霎時劉璃三人成了被合圍的中心。
焦灼之際,官道上響起一陣馬蹄聲,領頭的人身披绛紅色鬥篷,頭發高高束起,在身後飄揚,他身後跟着四五個侍衛模樣打扮的人,很快來到眼前。
劉璃看清那人的身影,如見英雄般興奮地喊:“孟大哥!”
孟知年早已見到混戰的場面,他帶來的人不多,但加上丞相府的護衛足夠制服這些人。攔轎的幾個壯漢已經被護衛消磨了大半的力氣,新加入的侍衛非等閑之輩,不一會功夫盡數被控制住。
孟知年看了一眼劉璃,确認無事後,便走上前查看被捉住的五個人,身形彪悍,怒目圓睜,孟知年剛剛觀察,他們幾人近身打鬥的路數有點像舊時軍營的搏鬥術。
此事關聯着國壽日的攔轎事件,是朝廷正在追查的要案。孟知年當機立斷,派手下和丞相府的幾個護衛将他們押回府衙,交代清楚來龍去脈,留下的人繼續趕往山莊。
安排完一系列事情之後,孟知年來到劉璃身旁,再确認:“可有傷着?”
劉璃在孟知年處理安排攔轎之人時,已在一旁稍微整理了自己歪斜的發髻,此時仍在慶幸孟知年及時趕到:“幸好你來了,你怎會出現在此?”
孟知年說道:“你說會提前兩天過去山莊,我就想着提前把手裡的事情忙完,給你一個驚喜。可還是有些耽擱了,”他轉頭看向被捆住拖走的那幾個人,眼神有些深不可測,“差點就來晚了。”
劉璃見孟知年的聲音冷下來,知道他在擔心自己,悄悄牽起孟知年的手,安慰道:“我沒事,不要擔心,你來了,就好了。”
孟知年低頭看向兩人牽着的手,微微點頭。
丞相府的馬車已經被砍的不能用了,可憐的馬匹已經倒在雪地裡起不來。孟知年留下一些人手打掃收拾,劉璃叫住他:“孟大哥!”
孟知年走過去,見劉璃扶着小丫頭,問道:“怎麼了?”
“丫頭剛剛為了護住我受了傷,現下不能去山莊了。”劉璃有些焦急地說。大冬天,丫頭疼得滿臉是汗,捂着腰背喘着粗氣。
孟知年颔首,對其中一個手下吩咐道:“我帶劉小姐先去山莊,你送這位姑娘回丞相府養傷,并向丞相大人和夫人禀明此事,丞相大人自會重新安排一輛馬車到山莊。”
手下領命,從劉璃手上接過丫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