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笑鬧着很快到護國寺門口,衆人很自覺安靜下來,魚貫而入。
鐘聲響起,在山間回蕩。
正殿外護國寺的和尚師父們祈福誦經,太後淨手、上香、續點長明燈,待流程結束後,住持大師恭敬道:“太後娘娘,清露茶已備好,是否移步院中品嘗。”
太後點點頭,對平樂公主說道:“你們自由散去吧,都是年輕人,别都拘謹着。”
平樂公主搖搖太後的手臂:“太後娘娘,我們也都想嘗嘗清露茶呢,您就帶着我們一起吧。”
衆人皆俯首稱是。
“清露茶苦,怕你們喝不慣。”太後笑望着住持。
住持接着解釋道:“清露茶是雲來山特産的一種茶,泡茶的水取自清晨苦芥草上的露水,每日收集起來,一年也就收了一壇。今年托太後娘娘和聖上的福,風調雨水,雨水豐厚,露水也比往年多,各位公子小姐們若不嫌棄,也請移步一道品嘗吧。”
太後擡擡手:“好啦,你們願意陪着就一起來吧,想品茶的品茶,想下棋的下棋,想聽禅的聽禅,各找各的玩兒去吧。”說着便與住持走到禅房後院。
衆人分作兩個小團,一邊是講經團,住持親自煮茶,與太後講經說法,幾個人圍坐在一邊陪着。另一邊是觀棋團,幾個人湊一堆,看孟知年和裴松下棋。
一身白衣的裴松坐在衆人之間,穩如泰山,英俊潇灑,他是今年欽點的探花郎,棋藝自然不在話下,與孟知年也能殺幾個來回。孟知年一身绛色長衣坐在對面,面如冠玉,唇紅齒白,赢子時總是擡頭朝對方笑笑,這一笑如光風霁月,羞卻繁花。
劉璃站在觀棋團這一邊圍觀,時不時看向孟知年。
雖然棋局好像是你來我往不分上下,但劉璃從小就跟着父親擺弄棋譜,一眼就看出整個棋局都是孟知年在主導,裴松看似遊刃有餘實則是被動牽引着,第一句到最後,孟知年以一子險勝。
第二局剛開場沒多久,孟知年憾失主位,以退為進,以守為攻,結局痛失一片山河。劉璃再一次忍不住看過去,餘光注意到了什麼,微微調轉方向,就見平樂公主不知何時從太後品茶團挪到觀棋團中來,此時她的視線正落在孟知年執棋的手。
劉璃頓了頓,移開目光。
太後笃信佛教,聽主持一番論道之後,倍感舒心。在喝茶間隙,看到觀棋團隊伍的壯大,太後不由笑問:“兩位愛卿可有決出勝負?”
“各赢一局,現在第三局下到一半。”平樂公主替兩位主角回答。
孟知年和裴松互看一眼,都拱手互謙互誇。
太後對平樂寵溺說道:“你看了這麼久,可有學到什麼?”
“觀棋不語真君子!”平樂笑嘻嘻地走回到太後身邊挽住她的手。
太後笑着對主持說:“難得能讓這個臭棋簍子安靜一會兒。”說完轉頭對孟知年和裴松兩人,“兩位愛卿若是有空,還請常入宮教教平樂下棋。”說完用手指點點平樂,“兩個師父教你,可得勤奮學習。”
“太後娘娘~我學習都可認真啦。”平樂有些不好意思靠在太後肩膀上。
孟知年和裴松皆恭敬應是。
在場的公子小姐們頓時聽出了些許弦外之意,暗地裡眼神交流,很快又笑鬧開。
太後很喜歡把年輕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的,衆人在護國寺用完齋飯後,便啟程回家。
劉璃坐在回丞相府的馬車裡,回想着今天發生的事,小丫頭在旁邊整理着太後娘娘的賞賜,隻有車轱辘聲和小丫頭整理書冊的聲音。
書冊?
劉璃拿起來随意翻了幾下,這一沓經書卷冊是從雲來寺帶回的心經,太後娘娘今日也是與主持大師就此經書談論了一個上午,劉璃正要放回去,此時一聲長鳴,馬車驟然停下,劉璃沒坐穩向前撲去,手裡的經書也飛了出去,恰好打在了小丫頭的額頭上。
“小姐!嗷——您、您沒事吧?”小丫頭捂着頭驚呼。
“大膽,前面何人,竟敢當街攔相府馬車?”
隻聽得車夫一句喝問,外面傳來嗚嗚咽咽的哭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