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太後要來,護國寺早已提前做好準備,暫停其他香客的進香活動,一隊和尚已經等在山門口,一排守衛軍已經列隊肅清街道,準備迎接國中最尊貴的女子駕臨。
不多時,太後的儀仗浩浩蕩蕩走進視野。
“快看!新科文武狀元都來了!”人群中有人小聲說道,因為大家都靜靜地等待着,所以聲音也并不算小。
“哪裡哪裡?”有人踮起腳伸長了脖子。
“太後娘娘轎攆最前面騎馬的那兩個人!”
“哇?看到了看到了,他們也來了?!”
“他倆是文武曲星下凡嘛,自然也要為民祈福的!”
“啊啊啊那是狀元郎孟知年嗎?他看向這邊了!”
“噓,小點兒聲,他都聽見了。”
“還這麼遠呢,聽不見吧?”不過激動的聲音确實小了一些。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有人異口同聲。
“哈哈哈哈我們想到一塊去了,陌上公子人如玉,一顧傾人城。”
“姐姐,好姐姐,讓開一點點,我也想看!”
劉璃聽着身邊貴女們興奮地談論着,注意力也被吸引過去。
隻見華貴的轎攆前,兩列年輕官員并排而行,打頭的其中一人身穿束袖紫衣,騎黑馬,高綁發髻,器宇軒昂。另外一人身着绛色寬袖長袍,騎白馬,頭戴白玉冠,唇紅齒白。
“哪個是孟知年呀?”小郡主楊婉問道。
“就是那個騎着白馬,手拿着扇子的。”淩仙兒湊過去說道,“他是我爺爺的學生。”
“哦,你認識他?”楊婉有些揶揄道。
“沒有,就是常常聽父親說起他,文韬武略,天縱奇才。”淩仙兒嘴裡老實回答,心裡卻在懊惱沒有近水樓台先得月。
劉璃在看清孟知年的樣貌後,雖面上未表露出來,但心裡已經如海浪翻飛不淡定了。
端午節那天遇到的人,竟然是......他?
五月初五那日,劉璃想上街去買些彩繩,前一天剛下過大雨,路面濕滑,小胡氏便想派個小丫頭去買得了,可是劉璃堅持要自己去挑挑顔色。
小胡氏看着撒嬌求好的劉璃,不忍拂了她的意,隻能無奈安排人送劉璃過去繡莊,并千叮咛萬囑咐劉璃早點回來吃粽子。
劉璃為了能興高采烈地出門,當然滿口答應。
這一天過節,大街上擠滿了人,來來往往摩肩擦踵間,不時有推嚷叫喊的起了摩擦,不過一會兒就消停各幹各的去了,畢竟過節嘛,做生意賺錢最重要。
劉璃在長街口下了馬車,讓車夫在長街盡頭的酒樓門口等她。小丫頭見小姐這架勢可不像是買完彩繩就走的樣子,小心翼翼提醒道:“小姐,我們是直接去繡莊選彩繩吧?”
“嗯,先不去繡莊,我想先去買桂花糕。”
劉璃踮起腳四處張望,她好久都沒有出府,趁着端午節的機會想要好好逛一逛。每逢過節,街上就會有很多小攤賣一些平時看不到的小玩意兒。
“小姐,這裡人太多,就我們兩個人去會不會太危險?”小丫頭有些擔心,小姐可是老爺夫人的寶貝,平時都要特别注意照顧,不能磕着碰着,如今這裡人這麼多,萬一出個事可怎麼得了。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天子腳下,哪會出什麼事,走吧!”劉璃笑嘻嘻地朝小攤走去,沒有注意到一個年輕人,在聽到她剛剛說的話時,回頭看了她一眼,露出不明意味的笑。
“小姐,這個繡囊是這季新款,您快過來看看。”
“小姐這邊,這絹帕是從江南運過來的,特别柔軟。”
“刺繡,蜀繡,蘇繡,湘繡應有盡有,存貨不多啦~快來看啊~”
“這隻簪子小姐您看看,通體翠綠,很配小姐今天的衣服呢!”
攤主們慣會看人,見劉璃的穿着就知道非富即貴,鉚足了勁推銷自己攤子上的物品。
劉璃看着琳琅滿目的商品,觸發選擇困難症,個個都想要,樣樣都想買,最後各挑了幾種讓小丫頭付錢。
“快快快,龍舟賽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