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了女兒的事情,緊鎖了幾個月眉頭的馮大老爺心情自然無比暢快,于是他又開始了每天絲竹悅耳,美人在側的快活日子。想到若蓮被擡為如夫人後,自己就接連處理事情,冷落了若蓮好久,馮大将軍難得的在自我批評。
他知道府裡下人們都叫若蓮冰美人,原因是她越來越不喜歡說話,對人對事都是一副淡淡的樣子。
馮大老爺就喜歡冰美人。
他其實對若蓮很滿意,不說自己一開始内心裡對若蓮不好意思承認的情愫,就若蓮不吵不鬧,不争不搶,不撒嬌不矯揉造作的性子,自己真是喜歡的不得了,真讓人省心。
但是太過省心了又容易讓自己忽略掉她,讓他内心裡對若蓮又有一絲愧疚,反而認為自己要對若蓮更好了。
在馮康大老爺的處世絕學裡,對一個女人好,就是要天天讓她舒服。他打定主意要好好寬慰一下自己這位年輕的如夫人,他想給她一個孩子,讓她以後也有依靠。
馮大老爺開始理解戲中所唱的那些個沉溺于芙蓉帳暖的潇灑王爺了,快樂逍遙似神仙。
為了讓若蓮盡快懷上孩子,馮大老爺幾乎夜夜宿在若蓮的小院子,隻在她的小日子去找紅荷。
其實認真論起來,馮大老爺也是很喜歡紅荷的,紅荷懂得多,能讓人舒服。
但馮康畢竟年紀擺在那裡,就算每天泡在人參補品裡養着,難免有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先敗下陣來。紅荷面上當然不會顯露出什麼來,但男人嘛,尤其是馮大将軍這種心高氣傲的大老爺,心裡還是很在意的。
兩相比較之下,馮老爺更喜歡往若蓮屋裡鑽。
若蓮什麼都不懂,還皮薄,碰一下就喊疼,搓一下皮膚就變紅,眼睛總是濕漉漉地哀求着他,極大地滿足了馮老爺身為男子的自尊心。
若蓮自那夜見過馮遠後,早已心如死灰。
馮遠的一句“已無生者”如同一道判官令,判了她死刑,剝奪了她生的希望。
她每天困了睡覺,醒了吃飯,不言不語,就坐在院子裡繡花,機械地重複着繡大片大片芍藥。她把自己鎖在自己的世界裡,等待生命的終結。
馮康大老爺見若蓮這幅樣子以為她是擔心自己母親的身體,于是答應她把杜氏從尼姑庵裡接過來,讓母女一起同住相伴。馮康的這一舉動,讓若蓮很是感動。她還有母親要照顧,于是打起精神,不能再讓母親擔心自己。
若蓮又一次來到了城郊的尼姑庵,再次回到這個地方,仿若隔世。曾經發生的種種現在想來,不過是過眼雲煙,不足挂齒。
若蓮捐了一筆銀子給主持,感謝她在母女倆最艱難的時候,給了她們溫暖和幫助。主持沒有推辭,這是她結的善緣,現在理所當然的可以享善果。
杜氏見若蓮來接她的排場和她的婦人裝束,心裡有些了然,但她沒想到的是,若蓮竟然帶着她進了大将軍府,杜氏心裡一時不知該高興還是該難過。高興的是女兒有了強有力的靠山,難過的是侯門深院,她的女兒要在這裡過一生。
若蓮一路上安慰着母親,路過半山腰的時候,若蓮似有所感的望過去,那裡傳來孩童的朗朗讀書聲。
“那裡......”
杜氏也望了過去,說道:“聽聞山腰處建了一所學堂,原來就是這裡。”
“學堂?”
“聽庵裡人閑談的時候說的,以前是個和尚廟,有一天被雷劈垮了,後來就建了一座學堂,吸引了附近的一些農家孩子來這裡。”
若蓮看着那處歡聲笑語傳來,久久不語。
日子悄如流水,兩年時光飛逝,在一個豔陽高照的日子,北疆傳來一個震驚全府的消息,馮薔要定親了。
不是議親,而是直接定親了。
事情是這樣的,馮大小姐自從選妃一事遠去北疆,與她哥哥,鎮北王馮遠将軍帳下的一個小副将日日相對,漸生情愫,進而許下了終生。
這位副将據說被收入馮遠麾下的時間并不長,但英勇善戰,在戰場上立下不少汗馬功勞,為人正直,很得馮遠的器重。
見自己妹妹與自己賞識的副将兩人互相傾慕,馮遠樂見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