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绛淚閣 > 第6章 喜娘

第6章 喜娘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若蓮吃了喜娘給的幾劑猛藥之後,也很快能走路了。

經過這幾天的相處,喜娘也多多少少了解了若蓮北上國都的原因,就建議她可以尋着個朝廷重臣的府邸去求情請願。

“乖乖,戰亂時分,你孤身一人去官府衙門直接告狀,保不準又被當刁民流寇趕出去。既然你說的那個縣太爺有相府這個後台,那你就不要去相府了,最好找個能跟相府相抗衡的、有仇的貴府豪門。”

喜娘搓着手繼續說道:“這都是我在路上聽書聽來的,不過你可以試試。這糟亂的世道,你帶着一個病弱的母親,應該盡快找個能護身之所,再從長計議。”

若蓮點點頭,感激地握着喜娘的手,跪謝她這幾日的照顧。

喜娘拉起她:“不用謝我,我隻是順手而已,隻憑我一雙手也救不了幾個人,能救幾個算幾個吧。哦,說到這個,我想起來了。”

她從布袋子裡掏出一個藍色的手帕子遞給若蓮:“我之前接生過的人家,最高級别的也就是大将軍府上的廚娘了。她那大胖兒子喲,折騰了她整整一天才出來,寶貝得不得了,于是就用這個帕子包了兩個紅雞蛋給我。我要南下了,這輩子也不一定什麼時候回國都,你若實在沒辦法,就帶着它去将軍府碰碰運氣,如果運氣好,讓她給你在将軍府說上一說,看能否先落個腳,再謀後路。”

若蓮感激再三,無以為報,喜娘的話無異于給迷茫的她點撥了一條路。喜娘伸手拍了拍她,隻道一聲亂世要惜命,便匆匆道别了。

喜娘朝南,若蓮朝北,此生有可能再不相見了。

亂世萍水相逢的兩個人,素不相識,卻有救命的交情,若蓮感謝上天還是眷顧她的,也許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會是真的。

若蓮學着喜娘,自己搭棚子過日子,晨起采露水,白天捕魚生火,晚上湊活在棚子裡休息。

以天為蓋,與群星為伴。

若蓮想,這也沒什麼,這不也活着麼。

又休養了幾日,待感覺好的差不多了,若蓮便拾掇起簡陋的棚子,慢慢回到尼姑庵。

杜氏看到離開一個多月的若蓮回來,一直吊着的心終于放下,積聚已久的病終于找到破口,一股腦的發散開,來勢洶洶。

杜氏虛弱地躺在床上,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若蓮,想說什麼但已經說不出口。

若蓮跪在席子旁,泣不成聲,自責不已。

怪自己不知天高地厚,一心想要北上國都告禦狀,帶着娘親一起舟車勞頓,風吹雨淋。怪自己天真任性,逞強拖累娘親,都怪她,沒有照顧好母親。

“娘親,你要好好的,不要留下蓮兒一個人啊。”

若蓮一直跪着,一直哭着,一直自責着。哭累了就睡過去,不知不覺睡到了天明。杜氏搖了搖她的手臂叫她起來,若蓮驚喜萬分,連忙把杜氏扶坐起來:“娘親,你餓了吧,我去給你煮粥。”

杜氏阻止她,笑着說:“蓮兒,娘不餓,娘想看看你,跟你說說話。”

若蓮很高興地抱着娘親,頭埋在杜氏懷裡放聲大哭,從父親出事後到如今所有遇到的委屈都哭了出來。杜氏沒有說話,一直拍着她的肩膀,就像小時候,每次若蓮哭鬧,她都會一下一下的拍着小若蓮的軟乎乎的背,溫柔地說:“小蓮兒又不開心啦,好啦,沒事啦。”

這次杜氏沒有說話,手輕輕地撫摸着若蓮頭發,眼裡蓄滿淚水,滿是心疼。這一路來女兒所受的苦,隐忍的累,她都看在眼裡,她都懂。

等若蓮哭累了,頂着紅腫的眼睛看着杜氏瘦削的臉龐,曾經她的娘親可是小鎮上出名的美人啊,如今看起來卻像年逾半百的老妪,兩鬓微霜,臉頰凹陷。

“娘親,等到了國都,我們就找個地方安頓下來吧,好好過日子,我們繼續做繡活,慢慢的日子又會好了。”

杜氏微笑着,撫摸着若蓮的頭發,輕輕開口:“蓮兒啊,娘的乖女兒,都是娘沒有本事,你爹爹去後,沒有保護好你。你如今一個人,娘親真的放心不下呀。”

若蓮哭着說:“娘親,我還有你呀,我已經長大了,我可以照顧你的,隻要你好好的,我就會好好的。”

杜氏溫柔地看着她:“蓮兒,你把梳子拿過來,娘給你綁發。”說完便是不止的咳嗽。

若蓮趕忙幫着順氣,待杜氏好一些,她握住若蓮的手,輕輕地說:“你及笄的時候,為趕着上路,娘親都還沒有給蓮兒綁發呢。”說完笑笑,心疼地看着若蓮。

若蓮用手背擦掉眼淚,從床尾的包袱裡拿出一隻梳子遞給娘親。杜氏枯瘦如柴的手握着梳子不停地在抖,若蓮把頭發散開,背過身坐在杜氏床前。

“我的蓮兒長大了,從小小的奶娃娃長成一個大姑娘咯,很快就要嫁人啦,以後夫唱婦随,平平安安。”

杜氏心疼地看着女兒,撫摸她頭頂的手滑下後,再沒力氣擡起來:“蓮兒,我好想你爹爹......”

若蓮握着杜氏的手,趴在杜氏身上哭得聲嘶力竭。

她此刻無比痛恨自己的任性,本來娘親身子就弱,還沒從父親離世的悲痛中緩過來,跟着她一路向北奔波勞碌。

來到無荒村,若蓮原本想着讓娘親留在尼姑庵中,畢竟是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地方。庵裡的人因為杜氏她們會做繡活,能拿出去賣錢換糧食,也樂得留下她們。于是為了趕上庵裡想要的進度,杜氏每天都在拼命趕繡活,更是累得加重了病情。

杜氏這病來的兇險,養了好一段時間終于挺過來,但已經不能再跟着若蓮走了。

庵裡不收留外人,之前是因為若蓮每日會交暫住費,如今留下一個重病的杜氏,庵裡上下都不同意。

最後,若蓮把身上所有值錢的物件都上交給主持,杜氏也拜入尼姑庵中,庵裡的主持師父看在杜氏可以為全庵上下做衣衫繡活的面子上,收留下了杜氏。

若蓮在庵裡衆人的幫助下,安頓好杜氏,帶着她的棚子重新朝國都出發,她決定自己獨自去國都,她要去國都想辦法賺錢。

她想起以前在等付生放學的時候,聽到過書塾夫子解析一個詞,叫做無欲則剛。她現在隐約能夠明白這句話的含義了。她已經失去了這麼多,現在的她,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了。

下山的路,必定要經過半山腰上的土坡,若蓮想刻意避開,但似有所感的望過去。

原先那個充滿污垢的破廟已經不在了,估計是被連日來的雨水沖刷,破敗的木頭支撐不住風吹雨打,終于倒塌。泥土混着木頭,隻剩下斷壁殘垣,絲毫看不出曾經的樣子。發生在這裡的事情,仿佛也随着風雨的沖刷,一切歸于塵土。

若蓮深吸一口氣,沒有再多看一眼,背着行囊朝前方走去。

隻要自己不記得,那這一切都可以不存在。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