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61章 秦本紀(二十三)

第61章 秦本紀(二十三)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們稍微講講秦國的幾位大臣的一些策略傾向吧。

秦國不管哪位君主,都一定是想建功立業的,不同的不過是任用的人不太一樣,攻略的方向不太一樣。但是對于手下的這些大臣來講,他們往往出身于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背景和戰略認知,有不同的他國的盟友,會在整體上偏向于某一國或者某一方勢力。

比如張儀,偏向于不攻打趙國(我覺得我們不能單單把這個傾向歸結于回報蘇秦。當時的情況,趙國也确實不是很好打,挨着戎族,戰鬥力很強的,趙肅侯、趙武靈王都不是好惹的),他在楚國遭受過很大的羞辱(被誣陷偷盜和氏璧,遭到毆打),所以很喜歡坑楚國。

嚴君疾在韓國任過宰相,很可能有自己的針對韓國的策略。

嚴君疾和公孫奭(shi,沒查到相關資料,具體是哪國的誰的後代不清楚,看職務有可能是秦國宗室,但不一定,公孫衍就是魏國人)也都不太希望攻打韓國的功勞被甘茂獨占,進而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利益,所以之前才有多次拉甘茂後腿的行為。

對外擴張的同時,秦國内部的權力之争也是很激烈的。所以我們能看到秦國朝堂的人事任免和變遷是很頻繁的,當然某些政策及工作重點也會随之變化,這是任何一個政權都避免不了的。

秦國軍隊渡過黃河,在原屬韓國的武遂築城。魏國的太子到秦國朝拜。秦國局面大好。

秦武王本身是個大力士,喜歡玩一些力量型的遊戲。他身邊的任鄙、烏獲、孟說(也叫孟贲,齊國人,據說“水行不避蛟龍,陸行不避虎狼,發怒吐氣,聲響動天。嘗于野外見兩牛相鬥,孟贲從中以手分之,一牛伏地,一牛猶觸不止。贲怒,左右按牛頭,以右手拔其角,角出牛死。”,能同時制服兩頭打架的牛的超級大力士)等大力士都成了大官。

秦武王四年的某一天,甘茂已經把路鋪墊好了,22歲的秦武王到了周朝的都城。周天子要按規格接待秦武王,他都不去見,直奔周朝太廟,去看九鼎。看完了,感歎一番,就想着把屬于自己屬地的鼎也就是雍州鼎帶回家。然後問看鼎的人有沒有人能把鼎舉起來。自然是沒有的。國之重器,大家都是好多人精心運送,唯恐磕了碰了,摸都不敢随便摸好吧。

秦武王可能覺得周天子有什麼狗屁的尊貴,我不也大搖大擺地進了你們太廟?我還要直接把鼎帶回家呢。什麼國之重器,什麼天子威嚴,不就是一個物件嘛。想着看着,他的勝負欲上來了,問身邊的大力士誰能把鼎舉起來。任鄙不好搶領導的風頭,說自己不行。孟贲說自己行,也确實舉起來了,據說非常費力氣,眼睛裡都憋出血來了。

秦武王覺得不能輸給屬下,也要自己試試,任鄙勸他以自身安全為重,也沒勸動。二十郎當歲的君主,血氣方剛的,就是一個不服輸。結果,鼎實在太重,秦武王“絕膑而死”(也有人說砸了自己的腳),膝蓋骨都脫位了,流血過多疼痛而死。

我們參考舉重運動員的姿勢,可能是抓鼎的時候用力太猛,鼎被抓起來了,但是太重,骨骼承受不住,小腿骨折或者小骨頭撐破膝蓋,然後因為疼,鼎一撒手再慣性向後一跌,萬一被砸一下,就算在現代社會他也活不下來,何況兩千多年以前?

大王沒了,天塌了,當然要追究責任,跟秦武王起哄架秧子的孟贲一族的戶口本都沒了。任鄙因為很謹慎後來被重用,我們後面還會講到他。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