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八卦史記故事 > 第33章 周朝(十六)

第33章 周朝(十六)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魯隐公姬息是周公八世孫,名息,一作息姑,他的母親是聲子。他的父親魯惠公原來的夫人是孟子,但是孟子死得早,聲子成為繼室(也有人說就是小老婆,并沒有當上正妃)。姬息的父親魯惠公為他娶媳婦,媳婦是宋國人,也是貴族,是宋武公弟弟女兒,名叫仲子。新婦仲子來到魯國,魯隐公的父親惠公一見仲子驚為天人,于是把仲子收進自己後宮,兒媳婦變成成小老婆。

人可能要說,這不是亂/倫嗎?算又能怎麼樣呢?不止魯惠公這麼幹了,後面還有個衛宣公。

衛宣公先是和父親衛莊公的姬妾夷姜私/通,生下兒子公子伋,将其立為太子。等到太子伋迎娶齊國女子宣姜為妻,還沒有成婚,衛宣公見宣姜長得漂亮,占為己有,并生了兩個兒子,公子壽和公子朔,這還不算,他還用計殺掉公子伋(這也是親兒子),改立公子朔為太子。這是一個即霸占了小/媽,又奪了兒媳的。

還有個楚平王,單說楚平王大家可能不清楚他是誰,說到伍子胥應該不少人有印象。楚平王就是被伍子胥鞭屍的那個。楚平王派費無極去秦國迎接孟嬴和太子建成親,費無極見孟嬴這麼美麗,便勸平王娶她——最美的美女當然最配最有權勢的人。平王動心了,就娶了預定的兒媳婦。當然原定的繼承人太子建也被心神不安的費無極給害死了。被費無極害死的還有個人叫武奢,他的兒子伍子胥一夜白頭逃到吳國,先後五次興兵伐楚,大敗楚國,楚王郁郁而終,死後被伍子胥掘墓鞭屍三百。

再有名的唐朝李治娶了老爹的小/老婆當皇後,李隆基奪了兒媳婦當貴妃。當一個人處到權力的頂點,如果政事上不太糊塗,或者還沒有糊塗到太糟糕,他/她的私/生活基本上很難被限制。

我們轉回來繼續說魯國的事。過了不久仲子為惠公生下公子允,就是後來的魯桓公。息和允二人的母親都不是正牌的大老婆 ,允的母親仲子是右媵 ,地位僅次于嫡夫人,所以仲子地位比聲子高貴。子以母貴,允雖然年幼然而地位尊貴,息雖然年長然而地位卑賤。但由于地位相似,所以息和允這種尊卑關系是隐秘的,魯國人并不知曉。到惠公死時,息因年長而賢能,魯國大夫們都舉薦他,并要立他為國君。因為允當時太幼小,在這種情況下息如果推辭,那麼就不知道允将來是否一定能被立為國君;如果允被立為國君,息又擔心大夫們不能很好地輔佐年幼的國君,所以息隻好代替允上台執政,息是為了立允才做國君的——話說允難道沒有可能是息的兒子嗎?

隐公五年(前718),在棠地觀看捕魚。八年(公元前715),與鄭國交換天子所賜之封邑太山的枋和許田(這實質上是違法的,但是周天子沒辦法)。隐公十年(公元前713),魯國聯合齊、鄭攻打過宋、許兩國。在其中幾場戰役中,公子揮都立了大功,這樣就導緻了公子揮在魯國的專權。

十一年(公元前712)冬,公子揮來見隐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後對隐公說:“主公當了這麼多年國君,國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滿朝文臣武将沒有不聽從您的。現在太子允已經長大了,依我看,我最好還是趁早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穩穩地繼續當您的國君,也讓我當個太宰,好嗎?”

魯隐公聽了,非常驚愕地說:“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太子允要當國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過是因為太子允年幼的緣故,才代他做了十幾年的國君,現在太子允确實已經長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個地方修建房子,将來好在那裡養老送終。至于國君之位,我已經決定還給太子允了。”到底是謙讓一下呢?還是說周公傳下的禮儀就這麼深入隐公的心了呢?或者按照八卦,允就是息的兒子,傳給自己兒子最正常不過呢?

公子揮害怕公子允聽到這個事之後殺了他,于是向公子允說隐公的壞話,誣陷隐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國君,并請求讓自己殺掉隐公。公子允聽信公子揮之話,于是同意公子揮請求去殺隐公。

魯隐公做公子的時候,曾經跟鄭國作戰,被鄭國俘虜,賄賂了鄭國大夫尹氏才得以脫身,所以隐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園子裡,時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裡。公子揮就趁隐公去祭拜時率軍把隐公給殺了。公子允上台,即為魯桓公,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揮又下令讨伐蒍氏弑君之罪,最後找了個替罪羊擋了過去。

《春秋》沒有記載魯隐公是如何被安葬的,因為要隐魯瞞隐公被魯桓公所弑這件事。按照《春秋》的體例,國君被弑,而弑君的壞人不被讨伐,就不記載葬禮,認為死去的君主就像沒有臣子(沒人為他效忠報仇)一樣。《春秋》也沒有記載隐公死的地點,按慣例,大概是不忍心說明(這樣看可能埋得也不是很好)。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