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孽歸 > 第54章 第 54 章[視角調整]

第54章 第 54 章[視角調整]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梵宮每年操辦諸多法會,太子殿下豈會不知?隻是太子殿下曾自寂燈國師座下受法,更知修佛參禅、敬佛瞻神,重在心虔志誠,而非諸多形式。”

常與宜巽厮混,此類玄虛說辭,奉行捏來得心應手。

這話反說反有理,正說正有理,反駁起來易如反掌。季真心知肚明卻不回應,轉而提筷與趙令徵夾菜。

見季真裝聾作啞,奉行似笑非笑,話中有話:“再者太子殿下也說,既已許諾,就當早日踐諾。以免——夜長夢多。”

擱玉筷,端空碗。季真側首對趙令徵低語關切,指腹反複摩挲碗壁,正在心中取舍。等有了計較,便提議道:“三日後如何?也好準備準備。”

“王妃誤會了。”奉行漫不經心道,“我是來傳達太子口谕,而非與王妃商議。”

季真再取瓷勺盛湯,眼帶愁思,語生憂慮:“時間倉促,隻怕怠慢殿下。”

“我不識字、不曉法,沒機會臨時抱佛腳,同是害怕幫不到殿下。”奉行犯愁,幽幽一歎,再笑眯眯道,“所以想着來求求王妃。”

季真訝然笑說:“沒想到有太子殿下坐鎮,我還有能幫到胡善姑娘的地方?胡善姑娘請說,我定盡力而為。”

“法會期間,那些搬搬扛扛、端端遞遞的粗活兒都可交給我。”奉行提議,“服侍配合殿下開壇講法就有勞素性、素緣二位居士,乃至日後殿下在夏城日常禮佛抄經等事,也一并交給她們。不知可否?”

湯碗半滿。

季真笑意深深,遞給奉行,回道:“好說,我這就安排她們過去。至于法會。難得太子殿下吩咐,雖然倉促了些,我盡力催一催。”

“有勞王妃。”奉行雙手接來湯碗,停頓了片刻又道,“此外,雖說時間倉促,但畢竟是東宮儲君開壇講法。這排場總是不能馬虎的。

“還要請王妃多費心,将法會告示全城張貼。城内僧尼不得缺席,所有在城的商賈富戶均下請帖,百姓如想祈福受福也可來到現場。另請寺中備足流水齋席,排演娛佛樂舞。

“夏城全城共襄盛舉,僧尼士民同沐佛光,萬衆一心祈請上蒼保佑東嶺來年風調雨順。末了再請太子殿下、淳明法師一同作法,為此次天災裡東嶺萬千罹難百姓超度。

“屆時希望王妃能同登蓮台。也好叫百姓們知道,夏城有王妃、有淳明法師,必當是遇難成祥,逢兇化吉,萬事亨通,無往不利。”

說着捧起碟粉糕到季真眼前。

季真接下糕點,兩眼微紅。

随即扯來錦帕擦拭眼尾,帶着些微鼻音笑說:“煩請胡善姑娘轉禀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記挂東嶺百姓,妾身銘感五内。此次法會,妾身定當盡心竭力。”

聞聲,趙令徵呆了片刻,轉眼見季真落淚,急急丢開手裡的半顆蛋黃,手忙腳亂地拉扯袖子給季真擦眼淚:“阿羽不要哭,不要哭。”

季真握住他手,細心将指縫間的蛋黃擦去:“我不哭,你先好好吃飯。”

趙令徵重重點頭:“我好好吃飯。”

季真面色溫和,眼帶柔情,替趙令徵擦着嘴角,招來越純吩咐說:“告訴息純,就按照胡善娘子剛剛說的安排,定在今日巳時啟壇。”再向奉行确認,“不知如此安排,太子殿下可還滿意?”

“我這就去回禀太子殿下。”

季真擺擺手:“胡善姑娘今晨來得早,想是還沒有用膳,不妨吃了再回。至于太子殿下院中,便先叫素性、素緣兩位居士過去。時間緊張,兩位居士早些過去,方便聽太子殿下安排吩咐法會事宜。”

“謝王妃賜飯。”

奉行并未推辭,端碗時不禁想到趙結宿醉未醒,就已被她搬來做交易,心中稍覺内疚。

熱湯映出微低的眉眼,複想起東宮滿院莺燕。送進東宮那些姑娘,哪個不是妍姿豔質?哪個不是鬼計多端?她們他尚且能應付。如今隻素性、素緣兩人,應難不倒他。

遂安了心,将湯飲盡。

曦光破曉,漫過青磚黛瓦,淹沒螢燈殘燭。

趙結昨夜亦無酣眠,醒來時頭腦昏痛,口幹舌燥。聽奉行輕悄離去,少停片刻,他才昏沉沉起身倒茶。

屋内壺盤空空,一盞冷茶也無。

頓生煩躁,潦草披件外衫,推開房門正迎見兩隊侍女。

為首是素性、素緣二人,身披海青僧袍,各捧晨起梳洗更衣事物。息純傳令素性、素緣時,二人早有準備,無絲毫耽擱地來到趙結卧房門外靜候。

“素性、素緣叩見太子殿下。”二人禮罷攜侍女上前道,“太子殿下容禀,胡善姑娘今晨向王妃傳達太子殿下口谕,将于今日巳時開壇講法。王妃遣我二人來問問太子殿下,時間稍顯倉促,是否需要另擇吉日吉時?”

趙結沉默。

餘光裡,牆瓦青露披金霜。

昨夜倉促敲定,今晨匆忙離去,她風風火火,把一切安排得利落,妥當——除了未曾與他商議。

早知她向來如此強勢,事發時,他仍覺煩躁。

撚珠定了心神,他方回答:“不必。”

素性、素緣二人得了答案,齊齊欠身,各自道:

“素性侍奉殿下梳洗更衣。”

“早膳已經備好,請太子殿下用膳。”

“東西放下。”他面色如常,漫不經心地安排道,“你二人去書房将寂燈國師批注的《心經》抄本找出。”

二人領命後不再糾纏。

掃眼二人擱下的衣物,是季真替他備的僧袍法衣。他未予理睬,換襲雁灰廣袖薄衫,揀支木簪并綢帶束發,樸素不失莊嚴。

趙結未用早膳,徑直進了書房。

房中檀香籠盡經文,熟記于心的文字在他指底,一頁一頁揭過,煙氣散了又聚。

素性、素緣二人立侍案前,見他不緊不慢,婉轉催道:

“尚有些許法會細節需由太子殿下敲定,王妃将與太子殿下同乘,以便商議。”

“車馬已經備好,請太子殿下移駕大慈覺明寺。”

趙結聲色不動,再緩緩揭過一頁,垂眼細讀。

天色愈顯明亮,到辰時,日光燦燦盈室。

奉行身披灼灼天光回返,伴風跨過書房門檻。

風吹起書頁,吹起薄袖,吹起綢帶,與日光共同纏繞束發木簪,輝光流金,晃了她的眼。

那簪……

如此光華,當是金絲楠芯雕就。她扶了扶發間木钗,戴時室内昏昏,钗身黯淡難辨。若非見他同簪,她甚難留意,這竟會是支暗自招搖的钗。

她輕推木钗深藏發間。

風歇袖壓紙,案上經文恰翻至末頁。

指腹抹過最後一行批注,趙結合書兀自離去,袖帶翩翩,與奉行輕輕擦肩。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