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帶給夏彥幸福吧 > 第81章 女性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場戰鬥

第81章 女性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場戰鬥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那您知道她的名字嗎?”

“名字啊,不清楚,她不願意告訴我們。我是後來無意中聽别人稱呼她沈小姐,才知曉的她的姓氏。”

“沈小姐……”

故事戛然而止,電影落幕,頭頂的燈光霎時間亮起,明亮的光打在座位席上,像是告訴我們,黑暗終将過去,勝利的曙光會照耀到現在的每一個人。

沒有人起身,大家仿佛都沉浸在影片帶來的震撼中,還沒有緩過來。

音樂聲緩緩淡去,演員表和制作人員字幕也滑向尾聲的時候,影片播放了一個彩蛋。是主人公的一段話,不長,卻足夠有力量。

“我希望提起那場戰争的時候,不止能聽到男性的功績,也有女性的故事,女性從未缺席過任何一場戰鬥,他們或許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留下名字,但我們不能磨滅她們的貢獻,那些為國捐軀的女性也該和男性一樣受到榮譽和獎章,她們與男性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華脊梁!”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最後的話語始終在我耳邊萦繞,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曾經見證過的震撼畫面,心裡滿是無奈……

我想說些什麼,話到嘴邊卻始終沒辦法說出口,最後隻能化作一句簡短的評價:“很有意義的一部電影。”

“嗯。”夏彥順着我的話悶悶地應了一聲。

外面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給原本沉重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層陰郁。

“啊,怎麼下雨了,早知道不看這個電影了,後面諜戰劇情好無聊啊,純純浪費時間。”身旁走過一對情侶,男生一邊吐槽一邊煩躁地操作手機打車。

“确實比我之前看的抗戰電影平淡許多,有些情節設置甚至有點假,”女生接過男生的話,從包裡翻出了一把雨傘撐開,“我們去那邊站台等車吧,這一塊停不了車……”

二人的聲音漸遠,我才想起來他們是影院裡和我們坐同一排的觀衆。

“是真的……”我喃喃着反駁,就連自己都聽不清自己的聲音。

“嗯……我也覺得是真的。”夏彥認同道。

那句我沒有聽清的聲音被他穩穩接住了,并得到了認同。

讀懂我眼中的困惑,夏彥緩緩解釋:“當大家看多了以男性為主角的充滿傳奇色彩的抗戰叙事後,面對女性主義叙事會下意識覺得不習慣或者不合理。這并非是一種過度的苛責和故意貶低,反而可能是因為大家對其抱有的期待更高,會覺得這部影片應該要超越傳統的男性英雄主義叙事,卻沒有深入思考身處同一時代不同性别的人面臨的困境并不完全相同這一本質,最終産生了落差感。我希望多一點這樣的作品,哪怕叙事不夠宏大,劇情不夠跌宕,但隻要思想足夠深刻,都是好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存在恰好彌補了一直以來缺位的女本位叙事手法。世界需要聽到女性的聲音,也需要看到女性的功績。更何況,宣傳女性的功績并不是在否認男性的成就,抗戰的勝利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共同的努力,無論男女老少,缺一不可。”

“你說的,很好,”我的聲音不知怎麼就帶了一絲哽咽,眼眶也有些發酸,“夏彥,你是一個很好很好的人。”

“我的華生這是在給我發好人卡?”夏彥低頭與我保持平視,眉尾微揚。

“對啊,”看出他是想安慰我的情緒在故意開玩笑,我順勢捋了捋他的頭發,“難道你不是嗎?”

“是是是,好人夏先生正式上線。以後稱呼我前請先加上屬性——好人。”夏彥雙手托腮,作出小花的樣子。

“請問好人夏先生,雨越下越大了,我們該怎麼回家呢?”

“這個嘛,”夏彥思考,“好人夏先生靈機一動,要不,我們在商場吃個飯再說?”

“我覺得好人夏先生的提議可采納……”

與我們的認同不一樣,影片上映後的幾天網絡聲音兩極分化,反對的聲音似乎更占主導,内容多是圍繞“影片高開低走”,“畫面血腥”,“個人英雄主義”這三大話題展開。

“還以為那個男孩或者男孩母親是主角呢,沒想到播了三分之一主角才出現。”

“這真的不是為了血腥而血腥嗎?我覺得前面完全沒必要留。”

“同意。帶孩子去看的,血腥場面出來的時候沒給我吓個半死,這以後都會給孩子留下陰影吧。舉報了,趕緊下架吧。”

“主角做的事情也沒多特别啊,那個時代多的是男的和她一樣參與抗戰,怎麼不拍男的?”

“劇情也就平平吧,主角的故事有曆史考證就不評判了,那個主角口中救她的沈小姐完全沒有曆史根據吧,我都懷疑是不是電影把救人的男性換成了女性,故意要給女性高光啊。”

“女性圈地自萌的電影罷了。。。”

“好懸浮啊,反正我不信,怎麼不拍手撕鬼子呢,那樣更爽。”

官方賬号下批評的聲音越來越多,很多并沒看過影片的人也紛紛表示避雷了。零星幾個表達反思的評論很快沉底,沒有濺起多少水花。

我将所有評論一一看過,哪怕知道可能沒什麼用,卻也打下了自己的觀點:“多一些女性的個人英雄主義故事或影片并沒有什麼不好,因為在男性掌握主導權的數千年裡,突破世俗枷鎖并聞名于世的女性天然就帶有英雄色彩。她們從沒有路中殺出一條血路,于絕望中尋求希望,她們以自己的行動向世界訴說着女性的價值不再是生育,不再是孕育生機。她們的存在本身就是生機。”

評論剛發出去沒多久,意外收到了很多點贊,有不少與我持有相同觀點的人在我的評論下回複:“支持,就算這部影片是純粹凸顯女性的那又如何,不應該嗎?十萬女兵,青史上沒留下一筆,難道不該反思嗎?究竟是誰在一直弱化女性的付出。”

“就是就是,新中國成立的時候就說婦女能頂半邊天,連紙币上都印了女性,不理解有人怎麼能做到自己一個人把功勞全攬了。”

“聽說十萬隻是一座城的,其他地方更多。”

“之前看到一個采訪,戰争結束後上面說,女同志大着肚子穿軍裝不好看,就沒給她們該有的榮譽。女人不是沒上戰場,隻是留不下名字。”

“狠狠共情了,真實的曆史上有多少像沈小姐那樣隻留下一個姓氏的女性啊,從老人描述和主角的經曆裡來看,我覺得那位沈小姐極有可能也是某個抗戰英雄啊,她為黨的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可最後卻無聲地死在廢墟裡。”

“對,還有前面的實驗基地,有人說要删掉,為什麼要删,那就是赤裸裸的史實啊,日軍做的比這殘忍的多了去了。勿忘國恥!勿忘國恥!”

“什麼高開低走都是扯淡,不會真有人覺得女性一直和男性在同一起點吧,她的一生足夠稱作傳奇了好不好。”

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反對的聲音:“誰磨滅女性的貢獻了?誰否認女性缺席過戰鬥了?事實是戰争中男兵就是比女兵多,犧牲的男性也比女性多啊。”

“現在抗戰先拉你上戰場,看看哪個性别更占優勢。”

……

“好啦别看啦,很多觀念的改變并不是一時之功,各有各的見解,”夏彥撫了撫我微皺的眉道,“這部電影被更多人看到了,有人認同,就是進步。比起憤怒,我們能做更多的事。”

“什麼?”

他把他的手機遞給我,“我看到了導演發的微博,影片裡一閃而過的那位沈小姐雖然是演員扮演的,但後期主角随身攜帶的畫像卻是真實的。導演把清晰版修複圖片發出來了,說老人年紀大了,唯一的心願就是想知道救命恩人的名字和身份。現在網絡這麼發達,也許真的有沈小姐的家人或親戚的後人能認出呢?”

“對哦,沒錯。”我點點頭。

我放大了那張圖片,雖然那是畫出來的,紙張年代久遠到泛黃,但畫中人的神韻卻讓我感覺很熟悉。

“沈……”我仔細思索了一會,腦海裡浮現一個名字,“是她……”

“你知道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