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竹和曲思嘉在家裡陪着路一杭奶奶,哄老太太把飯吃了。路一杭他們跑遍了市圖書館、不遠處的公園甚至烤鴨店,路一杭能想的都想了,心慌得很,最後無法,隻好拿手機打110。
巧的是,電話剛通,雙方各說了一句話的工夫,鎖就響了一聲。
爺爺進來之後就看到了自家客廳裡人出奇得多,表情很是詫異。大家卻都不約而同地舒了口氣,紛紛打了招呼。
奶奶怒道:“老頭子,你哪兒去了??”
路一杭那邊忙道了歉挂掉電話。他奶奶火冒三丈氣得不行,他自己隻是覺得還好沒事,沒事就好。
沒等爺爺說話,奶奶又問:“給你打電話也打不通,中午也不知道回家?”
“我有個學生今天出差到臨城,正好看看我,手機沒打通……”他摸出手機來看,一頭銀白對着衆人,“關機了。”
路一杭給兩位老人都上了茶,奶奶看他喝了愛喝的,更不高興了。
“你不在家吃飯不知道提前說一聲啊?”
“我說了……”爺爺招呼自己孫子,“一杭啊,一杭,你去沙發那兒看看。”話說完,他摸出奶奶的老花鏡,兩隻手遞過去。
“……”
路一杭回來的時候手裡多了一張紙條。
上邊寫着:芳,中午和當時在師範學校的學生一起吃飯,午飯不用等。
他上午去了趟書店,之後索性在那兒做了張卷子。奶奶上午去老朋友家了,她不愛碰手機,發短信估計也看不到,倒是吃完飯之後雷打不動地看會兒電視,留個紙條放在沙發上倒也說得過去。
他邊走邊琢磨這紙條,還是無語得想笑。
遞給他奶奶的時候,奶奶隻看了一眼就放下了,他屁股剛沾上椅子,就被奶奶拍了下後背。
“一杭,這些小朋友是不是午飯都沒吃好?叫老頭子出錢,你們再出去吃點。”
他們幾個這才開口,紛紛說不用沒事的,爺爺聽話地把路一杭叫過去,塞了幾張鈔票給他,又囑咐了兩句,路一杭說好好好知道了,朝他們幾個眨了下眼睛。
大家會意,道了别之後就出門了,兩位老人還送到了門口。
門關上後,他們聽到奶奶念叨:“你這老頭子,留個紙條子還放到沙發上了,你人都丢了我還看什麼電視啊……”
路一杭長歎了口氣:“年紀大了,免不了的。”
他們幾個家裡也都有老人,都理解。
“走吧,”大家順着樓梯下去,路一杭問:“你們也累壞了,想吃什麼?”
這離濱海北路近,商鋪店面很多,他們随便挑了家米線店,走過去的路上,聞竹和李泊松走在最後邊,前邊三個月心裡幹淨了,有一搭沒一搭地接着中午吃飯的話題聊,聞竹一語不發。
李泊松問:“不開心?”
聞竹睫毛顫了顫,不知道他是怎麼察覺到的。她說:“嗯,餓的。”
李泊松知道這是她靈機一動找的借口,猜到她大概不想說,就笑了下,轉而問:“你爺爺奶奶身體還好?”
“……”
李泊松這人真是。
聞竹都不知道是因為他太了解自己,還是因為他太聰明。總之,關于她的這些事,這人一猜一個準。他問這個問題,絕對是料到了她心裡所想。
“我爺爺三年前去世了,奶奶身體還不錯。”
聞竹三四歲那段時間,聞興陽剛升了副主任醫師,陳青從原本的團隊中脫離出來開了家獨立工作室,兩人都忙,聞竹偶爾住在爺爺奶奶家。她奶奶是個很慈祥的老太太,爺爺卻嚴肅古闆,對她沒有過好臉色。
她那時候太小,但也分得清喜歡與讨厭,冷臉見多了,也就不再主動去眼前晃了。
十歲之前的聞竹體質不好,很愛生病,流感永遠繞不過她,每逢換季都要咳嗽幾聲。她感冒發燒的時候奶奶出了門,家裡隻有她和她爺爺,她燒到三十九度,她爺爺也不管不顧,還是奶奶回來之後急得直掉眼淚,火急火燎地抱着她去了醫院。
她爺爺生前不喜歡陳青她們母女,聞竹長大後也就一直不願意去他們那看他臉色,導緻和奶奶的關系并不親近。陳青卻能隔三差五地去奶奶那邊一趟,衣服和生活用品都置辦得很妥帖。
她媽媽并不會把她爺爺對她的态度。現在想想,奶奶對她還是很好的,但她卻沒做到孫女該做的事情。
-
這一個多小時裡大家都吓得夠嗆,也累壞了,好像過了好幾天一般。之前那半頓午飯像沒吃一樣,這會兒菜端上來依然吃了不少。
夏日天氣多變,一整天都是晴空萬裡,現在卻愁雲慘淡,一陣閃電忽然劈過,濃重的烏雲好似被劈開了個口子,悶雷滾滾。電閃雷鳴過去之後,雨卻遲遲沒來。他們吃得差不多了,又因為怕下雨不敢多磨,紛紛收拾了包準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