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局,比試作詩。衆評委商定後由其中一名評委說道,“春乃四季之首,萬物之始。今日就以春為題,在一炷香内作詩一首。”
一柱香被點燃,徐徐青煙升起。
比試正式開始!
場上頓時鴉雀無聲,都看着最前面的兩個人。
王清畫坐于桌案前,面前是一套文房四寶,硯台已有磨好的墨。
她執起筆,全神貫注,心無旁骛地開始構思要寫的詩。
慕容澤坐在旁邊,轉頭看了一眼,看得暗暗點頭,她很有才女風範,很好,她很欣賞。半柱香過後,王清畫書寫完畢。而慕容澤卻遲遲還未動筆,怡然自得的閉目思索。
台下的衆人看了,暗笑那位公子不會不懂作詩吧,寒淩瑤和石晨皆為慕容澤捏了一把汗。随着香火一點點的熄滅,燒到隻剩不到三分之一的時候了,慕容澤突然眼睛睜開,這才起筆在桌案前寫下一首詩。
二人的詩皆被收走,評委先是看了王清畫的詩,躍然紙上的是“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皆是贊不絕口,短短一炷香時間能做得如此詩句,王清畫真是不愧才女之名,不光做得一手好詩,連寫的字都是極好看的,娟秀得體。
而後又翻看了慕容澤作的詩,衆人臉上更是大驚失色,本以為王清畫的詩已是世間難得,卻未料到還有比她更精彩的詩。“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這首詩寫的更妙,形象的寫出了光景之新,尋芳所得。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讓人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與此同時,提這首詩所用的書法簡直是登峰造極,寫的是飄逸、灑脫。場上衆評委皆是甘拜下風。
與其說這是一場作詩的比試,還不如說是詩與書的結合,既考了詩亦考了書。評委們一緻認為二人作品都是佳作。若是要選出一二名來,隻怕是公子的作品更優。
為了讓二人都心服口服,評委們并不着急公布成績。讓場上衆人先行評判。于是,先曬出王清畫所作的詩,此詩一出,随即傳來一片叫好聲,“杏花浸染着江水,江水浸潤着杏花,江邊杏花林,水中杏花影,互相映襯,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濃郁……這是何等美妙的春江杏花圖!”
“好俊的字體,王小姐不但作詩了得,字寫的也是不一般。”
……
很是不錯,慕容澤依舊毫不吝啬的大方鼓掌。此女子有此資本難怪心高氣傲了點!
場上一片叫好聲,此情此景,王清畫得意的朝慕容澤看去,也深感此局自己必勝。
台下寒淩瑤感歎,王小姐的才情令人驚歎,不輸男子。就是不知那位公子作的詩又是如何?
評委示意安靜之後,随後又亮出慕容澤的作品。
場上一片鴉雀無聲,比起剛才的喧嚣,這會都沉浸在這幅作品之中,細細品味這詩中春景,而王清畫在看到那副作品之後,也是深感難以置信,這是怎樣才情的一個人,會作出如此佳作來。比之自己,更甚。此刻她意識到,自己此局輸了,敗在這位公子手上,她輸的心悅誠服。
片刻之後,場上有人率先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好,尤其是那句‘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堪稱絕句。”
“簡直封神,不說那詩作的極為不凡,這字寫的是行雲流水,筆法蒼勁有力,外秀内剛,潇灑飄逸有餘,不乏穩健。這等功力在南楚寥寥無幾。”
“我願出百兩黃金,買下公子作品。”
……
較之王清畫的詩,慕容澤的作品更是讓人議論不絕,台下有學識的人,不光被他的詩所折服,還有的人歎服于他寫的字,不輸名人大家。
毫無疑義,此局慕容澤勝。
接下來,便是激動人心的第三局了。第三局比的是作畫。如若此局王清畫勝,那這場比試過後将會如何收場?畫是王清畫的絕技,她的師傅乃天下第一才子左老,她的畫得到京城中不少達官貴人的欣賞,不少人争先搶後買她的畫。場上衆人認為畫不同于其他,非一時一日之功,王小姐自幼學畫,且畫名遠播,在南楚有“小畫聖”之稱,毫無懸念,衆人皆認為此局赢家定是王小姐。雖說比試毫無懸念,但普通人能有幸目睹小畫聖現場作畫的場景,也算是人生一大快事!
場外,賭局上很多人又紛紛加注,更有人帶頭分析,第一局是平局,第二局那位公子勝,第三局王小姐勝。多數人皆認為這場比試最終結果必然是平局,甚至有人大膽傾盡全部家财作賭,此刻沉浸在一局暴富的美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