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知道各個派系,還有看過我爺爺的筆記。”吳邪有些尴尬,畢竟他家人是真不讓自己碰這玩意。
江钰軒也沒有多不可思議,隻是點了點頭道:“你覺得考古是什麼?”
“根據古代的遺迹、遺物和文獻研究古代曆史”吳邪坦然的說道:這他還是很明白的。
“那麼你覺得已知的我們是否可以不去在意?”江钰軒道:
“我不太懂你的意思”吳邪道:
“盜墓五派,搬山卸嶺發丘摸金觀山。搬山是怎麼來的我不知道。但是卸嶺的話。起于漢末為董卓盜墓籌備軍饷。元蒙時期,因敵視元蒙政權,被大肆迫害,于是展開全面報複,以破壞成吉思汗陵的風水,敗壞元朝江山為己任。最終破壞了成吉思汗幾處附陵,恢複漢人江山。卸嶺力士多是極端的民族主義者,對華夏一族的傳承很是重視。雖然活動範圍不在中原,但傳人隻在漢人内尋找,對可能危害到漢人中原政權的國家,無所不用其極。精擅傳統武功,行迹類于俠客。
而發丘和摸金出自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意為曹操設立發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在漢時緻使曹操有此惡名,但曹操設盜墓軍隊是為了什麼?不是為了享福而是為了強軍。何嘗不是護了治下之民。若先王地下有感?可會怪乎?
而觀山,說到觀山就不得不提到大明風水師——劉伯溫。相傳他不服諸葛亮,而找到了諸葛亮的墓穴,然後開挖。首先露出一刻碑,上書:吾到無人到!劉伯溫便哈哈大笑,什麼你來了就沒人能來?這不我老劉就來了嗎。于是劉伯溫過去就砸了那個碑。正得意間,卻又發現不遠處還有塊碑,上書:隻有伯溫到!這五個字吓得劉伯溫連忙跪拜,這才服氣。後書因為在朱元璋得了天下後,他很害怕自己百年後的墓被盜,恰好劉伯溫認識一位叫封王禮的人。此人生活在巫山棺材峽,曾在懸棺上盜取過天書異器因而成名。于是劉伯溫就把封王禮推薦給了朱元璋。朱元璋對封王禮的絕技很是滿意,便禦賜他腰牌,上書:觀山太保!從此封氏一門,就成了明朝帝王禦用修陵墓的人。由此觀山太保這一門派,便橫空出世。
往前翻一翻,盜墓五派除了未知的搬山以外。出處都于國有關。如今天下是考古的天下。而他們是時代隻是過去了。你說考古人士看不起你們盜墓賊破壞墓穴,盜取國寶。而你們盜墓的何嘗看的起考古人才。依靠器具,嫌棄他們菜。”
“那我們呢?我們不屬于五派呢”吳邪拉着江钰軒道:
“南派土夫子嗎?你們為什麼盜墓,這你不該問問你的先輩嗎?”江钰軒看着吳邪道:
“我隻想知道你怎麼看”吳邪拉着江钰軒不放道:
“孔子說:“倉禀足而知記憶,衣食足而知榮辱。”我覺得對于一個吃不飽穿不暖即将餓死和冷死的人來說。做什麼都不算過分,你們當時隻是盜墓沒有像東晉時期的吃人肉就該謝天謝地。這麼想對于盜墓的事情是不是就沒有那麼難以接受了?不過求存也。”江钰軒淡淡的對吳邪說道:那雙眸子燦若星辰,似乎沒有什麼事情是他看不透的。
“這我都知道,可是華夏重振。我們沒有為什麼沒有放下這個行業,重新開始新的生活”吳邪看着江钰軒也語氣淡的缥缈,似是在質問江钰軒也似乎是在質疑自己。
“這個世界有兩個詞,一個叫做全身而退。一個叫樹欲靜而風不止。你說我們該信哪個?如果真的有全身而退。一心向當大漢征西将軍的曹操就不會成為魏武帝。如果有全身而退,世間何來唐太宗,如果有全身而退,世間何來明太祖。有的路從走了上去就已經沒有了退路了。同樣全身而退的案例不是沒有。但是平心而論事關生死,誰會去賭那萬中無一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