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了被遺忘之後,幽棄深宮的日子也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啟陽殿已閉殿三年。
這三年裡,雲瑛通過下層宮人們遞來的消息,對後宮的形勢了如指掌,又因為宋修遠每隔兩月與她相見,時不時給她帶來前朝的信息,讓她對當今局勢同樣有大緻的了解。
霍美人流産之後,羽皇為表安慰,愈加寵愛于她。不同于姝妃十幾年的漫漫求子之路,霍美人身體一調好,很快又懷上了龍胎,并且這一胎還是一個皇子。
羽皇已是年逾五十,再度得子令他極其高興,為此子取名為珧,并升了霍美人為霍妃。隻可惜霍妃終究福薄,生下雲珧皇子之後不過半年,就因病去世了,雲珧則順理成章地交給了與霍妃來往密切的王貴妃來撫養。
羽朝後宮令羽皇開懷,前朝卻是禍患不斷。
三年以來,羽朝饑荒瘟疫橫行,梁國大軍也不斷來犯。天災人禍并發,于天災上羽皇無動于衷,于人禍上,為求自保,羽皇已是割讓了好幾座城池求和。
這些都是宋修遠告訴雲瑛的。
每每談起局勢,雲瑛不過默默聆聽,宋修遠則總是憤然又無奈。他如今入了戶部,非常清楚羽國民衆的情形,同時又無奈于天子的軟弱決策,隻是若要用兵,憑當下羽朝的錢糧人馬情況,絕計不足以與善戰的梁國人對抗。
其實雲瑛即便深處後宮,哪怕宋修遠不說這些事,她也多多少少猜得到。羽國多災,有幾回,瘟疫都已經蔓延到後宮之中,若無雲瑛暗地裡為宮人們治病,隻怕羽朝後宮死的人還要再多上一倍有餘。而不受重視的宮人,用度一再被裁剪,隻為省錢支援邊疆。
即便如此,毓華宮的夜宴也未曾有過停歇。皇族們醉生夢死,沉浸在富貴場溫柔鄉裡,似乎隻要醉倒了,那些天災人禍就會如夢一般散去。
雲瑛想離開了。
她已經十五歲了,這幾年修習醫術頗見成果,又攢下了一些錢财。她若出了宮去,完全能夠自立,憑借本事養活自己還有枝荷與母妃。隻是她們雖然被幽禁遺忘,但要想出宮仍然不是易事,需要想一個萬全之策才行。
雲瑛在老太監留下的書籍裡看到一種假死之藥的方子,她想将此藥研制出來,到時配以易容之術,就可以扮作感染瘟疫病死的宮人被送離皇宮。這幾年多多少少有治不好病死掉的宮人,有些被全福埋在了啟陽殿後面的荒院中,到時将這些屍骸挖出來,扮作她們幾人的屍首即可。
雲瑛主意打定,便開始研制假死之藥。隻是假死之藥與一般毒藥不同,似毒而非毒,用量需要極其準确,若有不甚,假死便成了真死。
雲瑛第一次将此藥制好之時,本打算用自己來試驗,枝荷卻無論如何不讓她服藥。
“此藥未曾驗證,怎知它的效用?公主若有不慎,奴婢與娘娘今後要當如何?還是讓奴婢來試。”
“就是因為未曾驗證,我才要親自試藥,若我真的死了……那就死了吧。”
二人還在争執,殿門卻被一把推開。
初夏時節,漸轉深綠的葉影在殿門口搖晃,陽光從罅隙裡灑落。全福站在這些綠蔭映照的斑駁光點裡,看着她們一字一句地道:“讓我來試。”
雲瑛與枝荷還未開口,他又走近幾步,在雲瑛灑開的裙擺前穩穩跪下:“殿下,請讓奴才來試藥。”
全福從來不稱雲瑛為殿下,也從來不以奴才自稱,這一次是雲瑛頭一回聽他這樣說。
雲瑛坐正了,擺出冷漠的表情:“本宮沒有叫你進來,出去!”
全福卻紋絲不動:“請殿下讓奴才試藥。”
他擡起頭來,脊背挺得直直的,眼中的固執幾乎震撼到雲瑛。
“假如我死了,隻求殿下不要将我與那老畜生埋在一起,我就心滿意足了。”
這瞬間,雲瑛似是愣住了一般,不知自己是想拒絕還是想同意,她隻是忽然找不到什麼話可以反駁他。
就在雲瑛愣神的刹那,全福伸手奪過了她手中的瓷瓶,扯開瓶口木塞仰頭灌下。
在雲瑛與枝荷驚愕的視線中,全福平靜地起身,慢慢走到屏風後的矮榻上躺好。等雲瑛回過神來跑過去看他時,他已經沒有了呼吸,渾身冰涼。
雲瑛早不是天真不谙世事的公主了,這幾年她看過不少宮人的死亡,可是全福的樣子還是讓她感到一陣慌恐。
在啟陽殿三年,全福已經從當初的小太監長成了比雲瑛還高的人,他臉上的陰沉少了許多,反而添了幾分堅毅,隻是他依舊很少開口說話。
但這是好事。奴才聰明聽話但不多話,才算得上好奴才。雲瑛就是這樣想的。但凡雲瑛交待他做的事情,他總能很利落地辦好。雲瑛覺得他很好用,卻并不曾像對待枝荷一樣對他,而是一直以藥物控制他。
隻是現在,見到破舊矮榻上全福死屍一般青白的面容,雲瑛才明白,她早就不再把他當一個好用的奴才了,她已經把他當成了啟陽殿中相依為命的同伴。
所幸全福這般疑似死亡的情況隻持續了一天一夜,到了第二日午間,他竟然睜開了雙眼,從榻上爬起來,恢複如常。
假死藥的研制成功,讓啟陽殿中的幾人興奮了很久。不過出宮一事不可掉以輕心,還是需要從長計議,其中細節需要幾人反複推敲,确保每個環節都沒有差錯。雲瑛計劃先減少為宮人看病的次數,到了秋天便能謊稱啟陽殿中人身染重病,到時天氣冷下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宮人生病死去,她們可混在其中出宮。
這一天又是與宋修遠約定見面的日子,雲瑛托他帶了些醫書和藥材來。
宋修遠看上去與平日不同,顯得高興之餘又有些羞澀。他将東西交給雲瑛之後,猶豫着開了口:“瑛妹妹,我的官職又升了。”
雲瑛正在翻看手裡的醫書,聽了他的話擡起頭來,真心地恭賀他:“恭喜你了,修遠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