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急,今天做的多,怎麼都有你的。”
等張娘子的衣服也洗完了,兩人便收拾好衣服,一起往回走。
兩天後,天剛微微亮,柳清舒就起床開始收拾,她先去将豬仔和雞仔喂了,煮了碗面,簡單吃過早餐後,便趕緊收拾着出了門。
她站在張娘子家院子門前,正要敲門,就見了張娘子的婆婆王嬸子樂呵呵的開口道,“柳娘子來了,翠英在雞圈撿雞蛋,你進來坐坐,她馬上就出來了。”
張娘子閨名翠英,她平常都管對方叫張娘子,驟然聽到這名兒,柳清是也是反應了一小會兒,才想起來,她笑笑,“王嬸,不礙事,我就在這兒等張娘子。”撿雞蛋很快的,就一會兒的功夫,怕是剛坐下,張娘子就出來了。
可不,話音剛落,張娘子就背着竹簍走了出來。
“柳娘子,咱們走吧。”
今天比前幾天又冷了幾分,張娘子穿上了棉衣,兩隻手都踹進了袖口。
村口的牛車要巳時才走,張娘子要去市場賣雞蛋,等不了車,兩人便走着去鎮上。兩人腳程快,兩刻鐘就到了鎮上。
這會兒雖然還很早,鎮上的集市已然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叫賣聲此起彼伏。張娘子交了三文錢拿了一個攤位牌,而後去了往常擺攤賣雞蛋的地方。
一開始沒什麼人問,張娘子也不着急,她家雞蛋好,一向不愁賣的。
“張娘子,你可算來了,我家雞蛋馬上就見底了,這幾天,我天天來,今天總算等到你了。”來人是一個年紀稍大的婦人,她是張娘子家的老主顧了姓黃,這些年家裡的雞蛋都隻在張娘子家買。
張娘子笑着回話,“這段時間天冷,雞都不愛下蛋,小半個月才能攢一籃子,就來得沒之前勤了。”她麻利的從竹簍裡取出兩個雞蛋遞到黃大娘面前,“黃大娘,你看看這雞蛋,這段時間雞蛋下得少了,但個頭比之前的大。”
黃大娘笑着接過,“确實比之前的大一些,”她猶豫片刻,“價格呢?”
張娘子笑笑,“黃大娘,你是老主顧,價格自然好說,還是之前的價格,三文一個。”
黃大娘樂得合不攏嘴,“那感情好,還跟以前一樣,給我來二十個,”話音剛落,她想起張娘子說這段時間雞下蛋少了,張娘子也因此來得沒之前勤了,等天氣更冷了,雞蛋怕是更少了,于是,她改口道,“還是給我來三十個吧。”
“诶,好,我這就給你挑,”張娘子說着,麻利的給黃大娘挑了三十個雞蛋,每個都個兒大圓潤,給黃大娘高興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收了錢,送走黃大娘,又陸陸續續來了好些客人,有些是熟人來了直接買,有些是新客人,問過價格後有買的,也有嫌貴走了的,不過張娘子的雞蛋好,不過一個時辰,一背簍雞蛋就賣完了。
出了市場,兩人先去置辦其他的東西,棉花占地方,拿着不方便,得最後買。
他們先去雜貨鋪買了鹽、醬油醋這些,而後又去買了些米面和油,張娘子家有孩子,之後,他們又去買了點糕點和糖。等置辦好了這些,時間也到了午時,兩人都有些餓了,便随便找了個面攤兒吃東西。
柳清舒點了一碗二兩的素面,張娘子買了雞蛋賺了一大筆錢,也沒亂花,也跟着點了碗素面。吃完面,兩人稍作休息,便起身前往布莊。鎮上的布莊不大,但種類還算齊全,從粗麻布到細棉布,錦緞絲綢,應有盡有。柳清舒今天不打算買布,進了店就直奔棉花區,仔細挑選着适合做棉衣的棉花,她伸手輕輕按壓,感受棉花的柔軟度和蓬松度。
“張娘子,你看看這些棉花怎麼樣?我覺得用來做棉衣正合适。”柳清舒指着看好的棉花問道。
張娘子聞聲走過來,也仔細看了看,又摸了摸,滿意地點點頭:“嗯,不錯,這棉花很好。我也買這種。”
兩人叫來了夥計,各自稱好了所需的棉花,張娘子做棉被買的多了些,要了二十斤,柳清舒出嫁的時候,家裡給做了兩套新的棉衣,加上以前的三件舊棉衣,她有五件棉衣,今年完全不需要再做,便隻買了五斤,她打算給傅琛做兩身棉衣,剩的棉花可以加進舊棉衣裡,翻新的棉衣雖沒有新的暖和,但初冬的時候穿禦寒還是綽綽有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