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阮秩剛睜眼,就收到這樣一條短信。
“阮秩同學你好,感謝你積極參加法學院新老生一對一幫扶志願活動。根據匹配結果,你的對接人為:聞司,男,大三,聯系方式:135××××......請加入下列Q /Q群,以完成活動打卡等任務......”
阮秩瞬間不困了,一骨碌從床上彈起來,把短信反反複複看了兩三遍。
聞司?怎麼會是他?
不會是有同名同姓的人吧。
阮秩按照短信給的聯系方式去搜索微信号,界面蹦出來那個熟悉的頭像。
真的是他。
該說運氣好呢,還是運氣不好呢。
阮秩有些懵。
大腦還迷迷糊糊的,雙腳已經不聽使喚地自動出門,趕去法學院上早八。到了教室,才發現自己把教科書拿錯了。
阮秩默默把書塞進了抽屜。
正當阮秩糾結要不要跟聞司打個招呼、說這件事時,聞司的消息已經發過來了:“小阮,真是太巧了!沒想到你也參加了新老生幫扶活動!我是你的對接人。有什麼不懂的盡管問我就好,以後就多多指教喽!”
消息太突然,阮秩吓得手機都差點沒拿穩。他用電腦屏幕擋住手機,确保老師不會發現。
阮秩打開輸入框,開始編輯文字:“謝謝學長。”
是不是有點太客氣了。
删掉。又重新打字:“以後請多多指教!”
是不是顯得太敷衍。
對了,加幾個表情好了。
于是重新編輯:“謝謝學長,以後請多多指教!”後面配了三個握手的表情。
聞司看到這條消息時正在喝水,一看見後面跟着的三個握手表情,一口水差點兒噴出來,把自己嗆得半死。
“我給你發幾個表情包吧。跟同學打招呼、說謝謝時可以用的。”聞司挑了幾個稍微正常的表情包給阮秩發過去。
阮秩不明就裡:“為什麼?”
“算是活動開始的第一步吧。教你怎麼更快融入同學中。”聞司發了個大笑的表情包。
阮秩對着那幾個表情包沉思良久,還是收藏了。
“我挺好奇的,你為什麼會主動參加這個活動?”聞司感覺阮秩是那種甯願自己悶着,也不會喜歡跟人接觸的人。
“班長說學院規定,這個活動每個同學都要參加。”阮秩回複。
“哈哈哈,怎麼可能。這是志願活動,學院不可能強迫人參加的。估計是你們班長為了沖KPI想的說辭。”聞司樂不可支,這小孩兒可真好騙啊。
“你怎麼知道?”阮秩不信。
“我老油條了。你們班長玩的都是當年我玩剩下那套,我能不知道?”聞司洋洋得意,又問:“你現在在上課嗎?”
“嗯。”
“喲,罪過罪過,打擾我們好學生學習了。”話雖這樣說,聞司絲毫沒有悔過的意味,“哪一門啊?”
“法理學。”
“哪個老師啊?”
“錢老師。”
“啧啧,他講課特無聊,推薦你去隔壁聽聽張老師的,那才叫精彩。”
“老師會點名。”
“好辦啊,讓同學幫忙頂着呗。或者我可以幫你簽到,我今天上午都沒課。”
“逃課不好。對老師不尊重。”
“哎呀,不是逃課!你隻是換了一個老師聽課!法學院老師對這方面很包容的。要博采衆長嘛。”
“錢老師講得也挺好。”
“哎,法理學不聽張老師講課,相當于吃餃子不蘸醋啊!沒有靈魂!”
“我吃餃子不會蘸醋。”
聞司氣笑了。一根筋!
“行行行,你好好上課吧——法理學挺重要的。”聞司說。
阮秩剛想退出聊天界面,又收到聞司發來的一個文件。
“我上法理學時的筆記。法理學教材這幾年都沒更新,對你應該還有參考價值。但是還是以你們老師講的為準。”
阮秩剛想說謝謝學長,一轉念,把聞司剛才給他發的表情包挑了一個發過去。
“可以啊,活學活用。”聞司樂不可支。
阮秩沒急着打開那背誦資料。他把這節課認認真真聽完,按自己的思路把筆記做好後,才接收聞司的文件。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思維導圖。邏輯清晰,有點有面。後面則是具體的筆記内容,重點部分用不同顔色的字标了出來。有些筆記之後,還用斜體字寫了自己的感想和批注,甚至是從課外書和論文中摘錄的觀點。看得出做筆記的人下的功夫。
聞司的法理學是張老師教的。筆記裡,很多案例都是阮秩僅看課本根本無從得知的東西。看來兩位老師的授課思路确實完全不一樣。
阮秩粗略浏覽完筆記,挺意外的。法學院素來是“平時養老院、期末瘋人院”,而且平日看聞司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阮秩本以為他是那種考前突擊型選手,沒想到平時也還挺認真的。
突然,阮秩進入新老生幫扶活動群的申請通過了,幾十條消息瞬間轟炸進視線。
阮秩皺着眉一條一條往上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