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他媽媽都很開明。隻要小凜喜歡的,我們就支持他去做——人生不就重在體驗嗎?你是過來人,知道怎麼把握好分寸,我很信任你……”
千華退出了客廳,在大門右側的拐角等待。等了三十分鐘,客人終于出來了,黎迦親自将人送到門口。
原來是隔壁的鄰居。
千華等了一會,從拐角出來,再次按響門鈴。機器人換了句歡迎語,熱情迎接千華進門。千華進屋後先進廚房,打開冰箱,一下子愣住了。
冰箱裡裝滿了食材,有金槍魚、極地甜蝦、帝王蟹、鮑魚、黃唇魚、海膽,品質極佳,比千華在傅問心的别墅裡見過的都好,屬于有錢都買不到的東西,一般用來招待貴賓,表達對對方的重視,很明顯是那位鄰居留下的。
估計是位做水産的大老闆。
千華想騰出一點空隙,努力了半天也塞不下,無奈地關上冰箱門,想回家把馄饨放冰箱,被黎迦攔住了。“來都來了,吃了吧。”
“我包了三斤。”大約一百五十個。
黎迦把金槍魚拿出來:“煮個魚湯。”
“炖湯不好喝,可以做沙拉、三明治和煎魚片。”千華把馄饨塞進去,關上冰箱門。
“都做一些,我看哪種最好吃。”黎迦說完便上了樓,留千華一個人在廚房忙碌。
去鱗、去骨、洗淨、切片、腌制……千華拿起菜刀,就像黎迦打開電腦,那叫一個得心應手。千華腦海裡仿佛有一張“時刻表”,哪個時間點該做什麼、兩個步驟相隔多久——全都非常清楚。
這是他的天賦。所以他一開始選擇家政行業,是綜合各方考慮得出的最優解。
他從沒想過有一天能用在科技領域。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随着機器人越來越靈活、精細,大量的餐飲工作被機器人取代。機器人能嚴格把控餐食的熱量、最大限度節約食材、根據個人口味定制菜肴、記錄每位客人的不同需求,并且二十四小時待命……一台高端家政機器人三十五萬,用三年以上就比人工節省,未來會更便宜——這是千華想換賽道的主要原因。
從功能上,機器人超越人是必然,那有什麼是機器無法取代的呢?
千華打算邊做邊想。
一開始,他想找的是看重形象的工作,充分利用自己的外貌優勢,到一個好一點的平台,得到鍛煉之後再轉崗。他沒想過黎迦會把他納入麾下,更沒想過黎迦會創業,做的還是那麼“高端”的事。
雖然黎迦從未标榜自己,也沒有表現出對千華的輕視,千華還是覺得他高不可攀。
當一個人遊離在群體之外,可以很輕易地說出“人人平等”;但當他身處群體,感受到不同個體對于群體的重要性,就會明白為什麼有高下之别。
社會沒了他,隻是少了個家政;可沒了黎迦,會傷害很多人。
油面冒起了青煙。千華把魚肉下鍋,小火慢煎,心思飄到了雲外。等他回過神來,魚肉煎得剛剛好,散發着濃郁醇厚的焦香。另一邊,蒸鍋裡的魚肉經過高溫殺菌,可以放進沙拉或三明治裡。千華摒棄雜念,專心做好最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