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雖在朝聽政,但卻不善結交,朝中許多人都認不全,現在出現的這位自然是不認識的。
“末将蘇時見,參見太子殿下!”
此人姓名一報出,太子和在場的衆多官員皆為一驚,雖然靠相貌認不出是誰,但是這名字在金陵朝确是響當當。
宣和将軍蘇時見,年僅二十三,不到束發之年,就已經在戰場上厮殺,經過大大小小數個戰役,榮獲軍功無數;
在其弱冠之禮上更是由皇帝親自冊封為宣和将軍,統領軍營十三軍中虎嘯、玄刹兩軍,是金陵朝不可多得的将帥之才;
雖然從小在疆場上厮殺,見慣血腥,但為人卻溫和有禮,儀表堂堂。
從束發時蘇時見就一直在邊關打仗,冊封為将軍後便領旨,帶着虎嘯、玄刹兩軍駐紮在西部邊關涼州城,兩年回京述職一次,算算時間也确實是這時候回來了。
蘇時見上前行完禮後,便再次奏請領兵,前往邊關。看着底下正色直言的蘇時見,沈天成一時之間都不知如何做了。
轉頭望向張堇,想尋得一絲方法,就聽見蘇時見的聲音再次響起。
“張相必然是心系百姓,一時亂了方寸,才會讓年事已高的大将軍領兵,末将受大将軍教導多年,身上又有諸多功勳,比起古稀之年的大将軍,想來已是現下最好的人選。”
張堇千算萬算,居然沒想到駐守邊關的蘇時見,居然能在此刻回來,現在若是繼續堅持讓蘇旭前去,怕到最後會适得其反。
看着已經挽回不了的局面,張堇也不再阻攔,擡頭望向上方的沈天成,示意了一下眼神,點了點頭。
得到張堇的示意,沈天成便直接下了令,命宣和将軍蘇時見,領兵十萬,前往東部邊關平叛,五日後啟程出發。
下朝後宮門外,沈奚午直接攔下了将軍府的馬車,蘇時見看着一臉嚴肅的沈奚午,隻能讓管家雲商先将蘇旭送回去,而自己則老老實實的下了車。
剛上王府的馬車,屁股還沒落座,耳邊就聽見沈奚午提出的連環問題
“你什麼時候回的京?為什麼沒與我聯系?你是不是得到了什麼消息,今天才上的朝,才主動請纓?”
“阿是,你不會不知道張堇的心思,這件事你大可放心的交給我,我會幫你解決的。”
蘇時見搖了搖頭,認真看着沈奚午:“奚午,這場仗就是沖着我們蘇家來的,我知道你可以讓張堇的算計落空,可若是我們蘇家不去,還有誰去呢?”
“東部是蘇家鎮守最多年的,沒有人比我們更了解安邶的作戰和部署,隻有我們才能讓這場戰争帶來的傷亡和危害降至最低,奚午,這才是最要緊的。”
沈奚午站在馬車前,看着漸漸遠去的人影,丹府像是被抓緊了一樣,他和蘇時見從小一起長大。
他清楚蘇時見的為人,也明白他所決定的事情,沒人能讓他改變。
從小生活在将帥之家,保家衛國四個字是已經刻在他心裡的,這不再是一份官職,而是責任,一種用鮮血堆積起來,無法避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