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林帥!”高湛反應極快。
“是,是阿羨!阿羨回來了!”梁帝熱淚盈眶。
幾人急忙出去,發現外面一堆人躺在地上,卻都是楚兵。
林羨,他的好元帥、他的護國柱石,此時正單膝跪地、雙手抱拳,向他恭敬地行禮。真是阿羨啊!好兄弟!
不知怎地,他此時腦海中突然閃過一絲愧疚,之前,自己還因為他功高震主而疑心過他、甚至想打擊他……幸虧他還不知,幸虧自己還未來得及表露出來,否則……
言阙也被人扶着過來,拖着一條腿,顯是受了傷。
皇城内各處還在零星厮殺。
因為勤政殿、建章殿等被破壞有些嚴重,此時衆人彙在金華殿内,小聊幾句。
原來林羨自南方戰事開始後,就每日騎着馬,在北部邊境巡邏。他的行動讓兩個鄰居一陣緊張,但後來看他真隻是巡邏而已後,才略放松下來。
半個月前開始,他讓林燦穿上他的甲胄,其他将士照舊擁繞着他,依舊每日例行巡邏。
林燦壯實,雖剛弱冠,但跟他身形倒是頗像,再加上面容也略有些相似,如此三日後,沒有異狀,他于半夜啟程,趕赴京城。
日夜兼程,困了就抱着馬頭睡上片刻,然後繼續趕路,終于在這日淩晨到達金陵外圍,卻發現城已破。
此時最重要的事情是确定皇上的安全!
他讓帶來的兩千人在城外掠陣,自己則帶上精銳三百,撿着防衛漏隙悄悄潛進城,又從後門入了宮,恰巧先救下了皇帝!
“這回真是兇險!多虧了阿羨……但是外面的南楚兵和西晉兵還是很多……”
“陛下放心。臣進城前已經派人,去聯絡穆琛了,并把我的做的計劃帶給他。這幾日,臣會組織兵力,整頓金陵,先把這些雜碎趕出城。”
“你回來就好了……哦,你趕緊回去給林府報個信,看看府裡如何了?”
“多謝陛下關懷。我已讓阿井回去了。現在先檢點宮裡各處吧。徐來,你帶人查看各處,同時把殘留的戰力統計出來,快!”
哦,已然派人回去過了……梁帝想道,倒是朕多慮了。
犯軍應該事先被囑咐過,先行占領前廷各殿,意在摧毀梁國中樞,至于後宮,則是後一步的處置,是以各宮還未被血洗,受損并不嚴重,隻是衆人皆受了些驚擾,此時梁帝也顧不上這些了。
林羨歸京,一切戰事交由他則可,自己來整理政事。
之後又是三日血戰,京城裡死傷了無數敵兵,俘虜了也不少,但更多的人暫時退出了金陵,在外圍駐紮,準備下一輪再戰。
“金陵圍城,林帥自北境千裡奔襲,終得勤王,血戰三日,方平京城之亂。”史書這樣寫道。
此後的戰争帶了些戲劇性,京城這邊的梁軍突然顯得多了起來,而且神出鬼沒,讓人摸不着虛實。
跟在楚軍屁股後面的穆家軍也到了,卻又不一下子規模化強攻,反而采取不停小股騷擾的戰略。
南楚和西晉的将領煩惱不已,客場作戰,不宜持久,遲則生變,士氣若喪失,那就真要被包餃子了;
但想依仗暫時的人多優勢,找人打架,對方卻又虛虛實實,不與你好好地硬碰硬。
因而除了欺負欺負老百姓,多破環些田地莊稼外,再難以取得實質性戰果。而這根本不是他們想要的。
眼見天氣漸冷,能真正控制的範圍開始縮小,先前取得的戰果眼見要慢慢丢失,不僅現場将領們煩躁,連遠在幾百裡外的兩國皇帝,都開始不安。
而梁國各地的軍隊,都在收攏整頓,逼近金陵周圍,呈反包圍之勢,雖然漏洞很大。
梁國北境。
待大渝和北燕兩國得知金陵城破,欣喜異常,立即先拟主動攻打梁國,後又覺得在強悍的赤焰軍面前,隻能小打小鬧,這遠遠不夠,遂坐下商議大家如何乘火打劫,如何利用好南方的三國混戰,從中謀取到最大利益。
待初步商量完畢,開始正式進攻時,卻發現打算雖好,卻很難實施到位,主要是無法突破赤焰軍,哪怕撕條口子進去幾百人也難!
“赤焰軍”卻又采取了所謂的“遊擊”戰術,忽東忽西、指南打北,讓人難摸得清頭腦……狡猾的林羨,這真是他最擅長的地方。
後來靜下心來以靜制動,以不變應萬變,堅決不被其牽着鼻子走,才得以取得了兩次小小的勝利。但還不夠!
北境又開始醞釀一場大戰。
金陵,再經過半個月的拉鋸,三方均感覺疲憊不堪至受不了了,最終各派代表談判,最終達成協議。
于是一場打得轟轟烈烈的戰争以一紙簡單的協議結束。
梁國放兩國軍隊離開,同時釋放俘虜,贈送藥物和糧食若幹。
南楚、西晉兩國各賠償梁國白銀二百萬兩,承諾永不侵犯,保三方和平。
為顯誠意,兩國各送上皇室弟子一名至金陵生活十五年。
林羨并沒有參與三方談判,待戰場大局初定,他就悄悄踏上歸程。
正值大渝北燕發起戰事之時,這時的“林帥”又是真正的“林帥”了!
戰事沒有懸念,大渝、北燕被痛扁了一番,幸虧撤得快,否則損失不可估量,這個手真的不能随便伸出去。
這時帶兵将領收到皇庭傳來的緊急文書,據悉,南方三國開始議和了,咱們已經失去機會,還是老實點退回邊境線以内吧!
大梁經過這次戰争,其實受的傷害不小,糧食、軍械、兵士等,又開始大量短缺。
将領死傷多位,其中包括黃誠、王仕在内的好幾位名将、老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