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看书网 > 炎夏 > 第7章 第 7 章

第7章 第 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夏天的奏鳴曲總是從一陣溫柔的暖風開始,像是管弦樂前的調音。接着,蟬鳴逐漸拉響序曲,陽光則以最直接的方式——毫不掩飾的熾烈光束——将這場交響推進高潮。校園的一切都在配合這場無聲的演出:樹影斑駁,草地熾熱,連行人的腳步聲似乎也多了幾分燥動。梁夏站在其中,感受到一種悄然湧動的緊迫感——像是這場樂章裡隐藏的一段高音,尚未被演奏,卻已開始醞釀。

而梁夏,在這無形的旋律裡,感受到的是一種隐秘而持續的緊迫。

她坐在寝室裡,手邊攤着一摞單詞卡片,風扇發出細碎的嗡鳴,像是夏日空氣裡喘息的聲音。上學期她以專業第一的成績通過了英語四級,老師們對她六級的期待毫不掩飾——“你一定沒問題”“這次争取拿高分啊”“你一貫穩的”。這些話在她心裡不斷回響,像是一層透明卻厚重的玻璃罩,将她困在一種看不見的壓力之中。

從小學到大學,梁夏一直是那個“看起來毫不費力”的人。小學時她能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寫作業,成績卻總是滿分;初中和高中,她從未參加過補課班,照樣是學習委員和各科課代表輪流擔任的“模範生”;到了大學,她依舊在各種學生活動中遊刃有餘,成績穩定在專業前十,英語成績則常年保持在前三名。她像是一個精準運轉的鐘表,表盤幹淨清爽,分秒不差,沒人看得見她背後那咬牙堅持的每一次轉動。

梁夏刻意維持着這種“毫不刻意”的形象。她希望别人覺得她的優秀是輕松自然的結果,是一種天賦,而不是汗水換來的勉強。仿佛隻有這樣,她才能在衆人的期待中遊刃有餘,不被人覺得“用力過猛”。但隻有她自己知道,那些成就的背後,是她一個人躲在圖書館角落苦讀,是她每天清晨戴着耳機繞操場跑步時反複聽的英語聽力材料。她欽佩那些敢于展示努力的人,卻始終邁不出那一步。她害怕被人看穿自己的笨拙,害怕那種居高臨下或帶着戲谑的目光定義她為“太在意成績”的人。她明明也隻是想做得更好一些而已,卻不得不把這份渴望藏在心底。

“Summer,你一進寝室就顯得summer更燥熱了。”

小美穿着背心短褲,半躺在鋪着涼席的床上,頭頂的便攜小風扇轉得哒哒響。她的架床小桌上,一邊支着手機放着電視劇,一邊是一個打開的飯盒,飯已經吃得差不多,隻剩下幾塊雞塊和一口青菜。“我上次見你就是這個姿勢,護工都沒幫你擦拭身體嗎?小心天熱長褥瘡。”梁夏走進寝室,随口調侃。

“嘿嘿,我這涼席可透氣了,躺三五天都沒事。”小美笑着擺擺手,“護工幫我去打水了。Summer,麻煩你幫我把這個扔掉呗。”她費力地把飯盒蓋蓋上,懶洋洋地用下巴指了指桌子。

梁夏無奈地歎了口氣,拿起飯盒走到門外把垃圾扔進走廊盡頭的垃圾桶。回寝室時,阿毛和班長也打水回來了,幾個人互相點了點頭打了招呼,梁夏走回座位坐下。今天下午沒有課,天氣燥熱得讓人不想動彈,再加上六級考試進入倒計時,還有兩門專業課的結業考試也臨近,整個宿舍樓彌漫着一種微妙的緊張。

雖然圖書館有冷氣,但此刻也早已人滿為患。備考四六級的、期末的、考研的、考公的,每個人都像是在戰鬥。空氣中是人群的體溫和翻書聲,微弱的背誦聲此起彼伏,倒不如說比涼快更容易讓人心煩意亂。相比之下,寝室的悶熱反倒成了一種安靜的慰藉——阿毛和小美各戴着耳機追劇,班長吃完午飯躺上鋪休息,呼噜聲規律得像某種白噪音,給燥熱的空氣帶來了一絲安穩的節奏。

“Summer,你今天不去圖書館啊?”班長翻個身,看了看下鋪坐定的梁夏。

“太熱了,不想出去。”梁夏攤開一本練習冊。

“太好了,我有幾個題不明白,等會起來你幫我講一下。”

“行啊,你睡醒叫我。”

風扇繼續轉着,書頁緩緩翻動,仿佛這一個燥熱的下午,也會像往常一樣安穩度過。

這種日子一直持續到六月下旬。直到六級考試結束,直到專業課的最後一張卷子落在講台上,直到所有奔波緊張的日子,在悶熱的傍晚悄悄畫上了句點。

梁夏依舊維持着三點一線的規律生活,順理成章地加入了“小美生活輔助三人組”,和班長、阿毛輪流給小美打水、帶飯,像一支簡陋卻高效的後勤隊。

有時候,她們一起去校門口的便利店采購泡面和零食;有時候,周末結伴去學校後門的小館子,點幾盤家常菜,在熱氣騰騰的湯鍋前,談考試談未來,笑聲混在湯汁咕嘟的聲音裡,溢出門外。

偶爾,也會在操場邊慢悠悠散步。

班長在一個微熱的下午突然拉着她去參加英語角,梁夏起初推辭,說“我口語太差了”“又不考口語”,但最後還是沒能抵住班長的遊說,跟着她一起躲在角落聽别人對話。

她從前總是對自己的口音耿耿于懷,但後來她想通了——中國人的英語清晰又規範,印度口音都能做客服,中國人張不開嘴簡直太不自信了。語音語調隻是外殼,能表達出清晰的意思才是關鍵。内容才是核心,表達本身就值得鼓勵。

終于,在考完最後一門專業課的那個晚上,整個校園像是突然松了口氣。圖書館門口不再擁擠,食堂裡多了悠閑吃飯、閑聊的聲音,連夜晚操場上的情侶也多了起來,成雙成對地在塑膠跑道上散步,或悄悄牽起了手。

有人穿着學士服,在教學樓前拍照留念,有人一箱箱地打包行李,往寝室搬,還有人幹脆坐在籃球場邊,抱着膝蓋放聲大哭,仿佛要把四年的情緒一次性宣洩幹淨。

梁夏也終于在那天晚上重新打開了沉寂的人人網,久違地上線。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