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世界生活模拟器,一個由綠江遊戲公司發布的遊戲,沒有多出名,就是個小衆的“生活”模拟類遊戲。
它有一個獨特之處就是它是有時間線的,玩家進入遊戲的時間點是随機的,最早在一戰,最遲是四千年以後。
但是這個公司很怪,幾年來隻維持這一個遊戲的運轉,居然至今為止還沒破産,估計是哪個有錢人開的玩的。
今天的重點不是這個,而是它發出的這個遊戲的續作,連名都沒改,就在後面綴了個“2”,樸素的一言難盡。
而玩家是這款遊戲的……不是很忠誠玩家,這遊戲第一部裡是有不少彩蛋的,但玩家自從通關主線後就再沒動過它了。
因為這玩意玩起來費腦,不是難,是容易腦殘。
但話又說回來,買它隻需要兩分錢……
PLAY
遊戲界面一如既往的樸素,仿佛下一秒就能餓死街頭的感覺,白體黑字,不過白的亮瞎眼的背景相比第一代右下角多了幾個标志,好像是幾個胖球球。一個上面拿了個圓,藍紅配色,圓上有顆五角。芝麻大的眼睛看起來很堅毅,一個穿了一身黑,頭上有兩個像天線一樣的小尖尖,還有别的,但還沒等玩家看完,頁面就已經加載完畢。
不出所料的人物捏臉界面,不過玩家沒有一個一個的調,而是點了右下角的“随機生成”。
玩家玩過一次了,第一次的數據都是一點一點捏的,但進入遊戲後才發現那沒啥卵用,畢竟角色降生是随機的,終是人算不如機算。
就比如頁面裡把角色的腿捏的健碩有力,結果随機出生在貧民窟,被賣掉打斷腿要飯,綴個殘疾buff,那一切都白搭。
所以玩家這次幹脆聽天由命,當然,如果匹配完了玩家還不滿意,那就再調。
随着鼠标“咔哒”聲,一個半透明的人物面闆浮現出來,是個女性,各方面都不錯,智力方面突出,不過體質有點弱。
玩家對這個自動生成的角色還算滿意,沒有改動什麼,在名字一欄填了一個“莫琳”,沒姓。
頁面剛加載完畢,屏幕上就出現了一張大臉,玩家想到這應該是過場動畫,介紹人物背景的。
果不其然,屏幕上的棕發棕眼的男人一臉驚喜地說到他是角色的父親。
旁邊的女人是母親,但奇怪的是她看起來也不像剛生完孩子的樣子,走起路來虎虎生威,兩個人還穿着白色的實驗服。
接下來玩家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了“吃飯,玩耍,睡覺”上,右下角還有一個專門的鍵“哭泣”,底下還注了一句“吸引父母”。
玩家:哇……
玩家不知死活的在遊戲裡大晚上三點點了這個鍵,但看見遊戲裡的父母那兩張憔悴的面孔,玩家已經不存在的良心居然有要長回來的趨勢,還是不霍霍他們了。
但話又說回來……一個剛出生的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呢?
那天,這對玩家的便宜父母一晚上哄了不下十次娃,半個小時一次。
在一天的遊戲進程下,角色面闆上的年齡終于到了一歲,“莫琳”可以爬了。
玩家毫不猶豫地讓這個一歲的小屁孩在可探索範圍内滿屋子亂爬,搞得孩她爸媽滿臉擔心。
因為是嬰兒的視角,所以各種家具顯得極其巨大,玩家還看見了一……坨橘貓。
讓讓,這裡不讓停卡車。
它對玩家倒是很随和,任由玩家怎麼拽它的尾巴毛都不會把氣撒在玩家身上,而是一轉頭照着玩家便宜爹媽就是一頓輸出。
橘貓:揍不了老的,捶不了小的,中間的我還收拾不了嗎?
但是幼兒的體力條清空的很快,每次都是沒觀察多久角色就席地而坐地睡着了,又或者實在餓得不行了哇哇大哭,這個不受玩家控制。
在年齡到三歲的時候,角色終于能說話了。不要問為什麼說話這麼晚,畢竟是遊戲,“說話”這個技能是到達三歲時才有的技能。
雖然就像真的剛會說話的小屁孩一樣,與旁人的對話隻是一些簡單的詞組,幾乎提供不了多少有用的消息,但這也讓忙活了大半天的玩家擁有了極大的滿足感。
還有一個好消息,角色可以出門了。
也不是以前不行,但在三歲之前,角色出門後的世界就是一片馬賽克,跟八百度高度近視一樣。
而現在,她可以真正觀察這個世界了。
不得不說這遊戲别的先不說,世界觀的細節塑造是真的厲害,街道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在幹自己的事,帶着不同的表情和肢體語言,生動,自然,就好像他們真的存在一樣。
玩家:老子的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