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昨晚的經曆,讓景盛帝現在還心有餘悸的緣故,他真的就隻是過來坐坐,吃了頓飯就離開了,并且晚上也沒有召任何人侍寝,之後幾天也是如此,讓宮中衆妃都覺得很奇怪。
甚至連前朝都有些坐不住了,畢竟景盛帝什麼德行大家都清楚,突然這麼一反常态,大家的第一反應絕不是他改邪歸正了,而是懷疑他身體是不是出問題了,弄得景盛帝很不爽。
之前他寵幸人,拐彎抹角讓他節奏,好麼,現在他如他們如願了,又開始擱這哔哔賴賴了,合着好話壞話全讓他們說盡了呗?
依景盛帝的脾性而言,碰上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别人不讓他幹什麼,他就非得幹什麼,就像曾經,他第一次寵幸貼身宮女時,其實并沒有怎麼體會到其中妙處,但隻不過因為他第二天起得晚了一點,就開始有人在他身邊叭叭叭了。
就他那脾氣能忍?于是才一發不可收拾,之後才體會到了其中妙處。
不過這次,因為事關男人尊嚴,景盛帝倒沒有跟朝臣對着幹,畢竟清心寡欲了一陣他也想得緊。
不過他沒有翻老人的牌子,而是選擇了最近幾天入宮的新人,這些景盛帝确定了,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而是惠妃畢竟是将軍之女,天賦異禀一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造成這種結果,也不意外,畢竟景盛帝經驗豐富,而這年頭的女人大多被拘在閨閣中,運動量有限,當朝流行的風尚又是那種細腰、弱不經風飄飄欲仙的感覺,尤其是在蘇琬被封為貴妃,并且景盛帝文思泉湧為她寫了幾首詩後,這種流行風尚就加被衆人所認同。
因此這也就注定了,大多數貴女的身體都不怎麼好,哪怕是武将之女,大多也随潮流抛棄了讓女兒家練刀槍的做法。
所以可想而知,一個練過武、經驗豐富的皇帝,和一群弱不經風大多甚至沒滿十八的‘少女’對上,誰勝誰負自然是一目了然的情況了。
大魏朝對女子的拘束其實并不大,畢竟開國皇帝的皇後還曾擔任了将軍一職,掌管着虎符,隻是随着戰争離去,流行風尚的改變,一切自然也都變了。
事實上不僅是女子,男子大多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像開國那會兒,哪個讀書人身上沒有幾手功夫,那甚至是會被主流鄙視的,但到了現在,文武雙全的卻成了極少數,也不以健康膚色為美,而是越白越好。這主要是因為幾代帝王的審美都是如此,加之大魏百年前又曾出過一個風華絕代的左相,猶如谪仙人,其風姿引得無數讀書人效仿,于是到了現在,讀書人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仙氣,甚至自發的想出了絕食減肥、往臉上撲粉、穿寬大紗衣等法子。
不過在大勢面前,大多數人是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好的,景盛帝更是不覺得,畢竟講心裡話,面對一個滿臉褶子的大臣,和一個看上去風光霁月的大臣,沖着誰容易發火那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嗎?
更何況,天子,上天之子,那沒有一群‘神仙’圍着,那像話嗎?
論自戀,景盛帝堪稱當下最強,也是這個原因在,他才會那麼供着看着最像仙子的蘇琬,不過後宮中風格卻是沒有這麼統一,基本上各種風格的都有,隻是他喜新厭舊得厲害,所以往往寵幸一個人沒多久,還沒等人習慣這個妃子的盛寵,他就換人了。
長盛不衰的,也就隻有蘇琬而已,雖然她從未侍寝過,但景盛帝每個月,都會到她宮裡坐坐。
而現在則又多了一人,顧世窈。
當然,顧忌着自己的身體和對方的勇猛,景盛帝是隔幾天才會去一次,盡管如此,後宮妃嫔對此也是有意見的,殊不知,景盛帝對她們的意見也很大。
想讓他去宮裡坐坐就直接說不行嗎?拐幾道彎說話誰聽得懂?擱他這裝什麼大度,還勸他雨露均沾?你丫又不是皇後!除了一張臉還看的過去以外,床-上跟死魚一樣,你丫要有惠妃那能耐,那我會不天天過來嗎?
對景盛帝這種從不自省的人來說,錯的從來都不是他。
所以他還對後妃們意見很大,整天在那耍心機,怎麼就不去學學該怎麼伺候人?有那本事,他不僅能天天去,還能給她升位份,就跟朝堂上那些滿臉褶子的大臣一樣,有幾個是他看得順眼的,他還不是得捏着鼻子把他們給送上高位?逢年過節還得嘉獎一番,不能借題發揮的時候都隻能在心裡罵一通。
順帶一提,景盛帝對顧世窈也是這看法,雖然從第一次見,景盛帝就覺得顧世窈性格跟自己是有些相像的,把她提溜進宮不僅養眼,也會很有趣,但以他那唯我獨尊的性子而言,人對他唯唯諾諾,他會嫌對方沒有風骨膽子小;人把他當平常朋友看待吧,他又會嫌對方沒有上下尊卑,不夠尊重他,可以說是難伺候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