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李羨低頭示意了一眼自己的衣服,“我這一身,帶不了錢。”
除了外加的鬥篷,從頭到尾都是内府依照典制裁作,沒有口袋。腰間革帶倒是能挂點小東西,可他不喜佩飾物,隻懸了一貫戴的白玉墜。
蘇清方讪笑,“那沒轍了,公子出門帶人吧。”
正說着,旁邊有小哥吆喝:“來一來!瞧一瞧!射箭得花燈了!好看的花燈!隻要十二文!十六箭!”
攤位前,立着一株花燈樹,最上面挂着一盞二十四面綢紗燈,每面都繪着不同的花鳥,栩栩如生,再綴以寶珠紅穗,富麗堂皇。
李羨沒頭沒尾問:“你要燈嗎?”
蘇清方也擡眼眺見,曉得李羨是不想欠人情,點頭應道:“行吧。”
李羨伸出手。
“……”蘇清方沒差點翻白眼,又打開錢袋,數出十二枚銅錢,拍到李羨手裡。
不得不懷疑是李羨自己想玩。
末了,李羨把錢付給掌櫃,指着梢頭的多面宮燈問:“那個,要怎麼才能拿到?”
小阿哥清點完銅闆,将弓箭遞出,笑道:“郎君好眼光,那是小人家祖傳的玲珑燈,射中十六次紅心,就可以拿走。郎君請。”
意思是一箭也不可以虛發。
李羨接過短弓短箭,輕得沒有重量,箭杆也是彎的,箭羽更亂得跟用了百八十年的雞毛撣一樣,分叉呲花,便曉得弓弦肯定也松得一點勁道沒有。
這玲珑燈若真是祖傳到現在也沒人取走,也不奇怪了。
然而開弓沒有回頭箭,李羨三兩下解開礙事的鬥篷,遞給蘇清方,“拿一下。”
旁觀的蘇清方微愣,一手舉着吃了一半多的糖,一手伸出,攬過厚重的仙鶴鬥篷,摟到胸前,感覺到了未及消散的溫熱溫度。
隻見李羨拉了拉空弓,似乎在試力度,又拈了拈箭羽,盡量捋平,搭到弦上,将弓往上擡了不少角度。
目不轉睛,表情前所未有的肅穆。
弓弦松,發出沉悶的聲音——這個聲音蘇清方熟,她剛開始練箭的時候老聽見。怎麼李羨射箭也這個聲音?
倏然,彎曲的陳年老箭旋着、以一道奇怪的抛物曲線射出,穩穩紮進才雀眼大的紅心。
“好!”因為軌迹太詭異,圍觀衆人無不喝彩。
随後幾箭,一箭比一箭入佳境,準備的間隔也越來越短。
掌聲不辍,引來越來越多看熱鬧的人。
蘇清方并不知弓箭的問題,隻是有時候看怪異的箭道想這樣也能中?李羨以出入行伍的功夫參加,太欺負人了。
最後一箭射中靶心,李羨振臂一甩,便将弓抛到了攤主人懷裡,擡首揚眉,目含神氣,喚道:“取燈來。”
初時,擺攤小哥還有點面色難看,但見湊熱鬧的人越聚越多,心下大喜,連忙用長杆鈎下玲珑燈給二位郎君娘子。
李羨拿過自己的鬥篷披上,示意蘇清方收下。
不得不說,這燈做工精緻,肯定值回蘇清方的本了。
蘇清方也不禁面露歡喜,提過玲珑燈,轉了轉,又見小哥小跑回到攤前,張開雙臂,大聲慫恿問:“不知在座還有哪位郎君想試試?小人這裡還有祖傳的八仙燈、繡球燈,送小娘子、尊夫人正好……”
有李羨開了個熱鬧的場,不少人躍躍欲試。
蘇清方隻偷笑,想他祖宗做的燈還不少。
“蘇……蘇姑娘?”正想着,身後突然傳來男子試探性的喚聲,帶着遙遠又熟悉的吳州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