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細雨如銀針般斜斜落下,敲打在記憶工坊的玻璃櫥窗上。範陽正将修複完畢的光緒地契放入特制的檀木匣中,匣内襯着柔軟的織錦,恰好能保護脆弱的紙張。修複時填補的金箔與原迹完美融合,若非細看,根本無法察覺修補痕迹。這時,蘇晚抱着一摞文件匆匆走進來,淺灰色風衣的肩頭洇着深色水痕,發梢還沾着細密的雨珠。
“文旅集團那邊傳來消息,”蘇晚将平闆電腦放在工作台上,銷售數據在屏幕上清晰跳動,“首批懷表書簽在景區文創店反響極好,三天就售出了三分之一。按這個趨勢,首月完成6萬元銷售額毫無問題。”她翻到評論區,指着一條留言念道:“‘第一次見到會動齒輪的書簽,工藝太絕了!’”
範陽擦拭着修複鑷子的動作頓了頓,目光溫和:“讓他們别急着補貨,先收集顧客反饋。就像釀酒,總要等發酵充分才能品出真味。”他起身走到牆邊,看着尚未完成的明代家譜修複工作,“對了,聯系文獻專家,問問修複後的地契能否做些衍生文創,比如複刻版的迷你地契書簽。”
話音剛落,工坊的門被推開,清脆的風鈴聲中,一對年輕情侶走了進來。女孩穿着米色毛衣,手裡小心翼翼捧着個錦盒,神情帶着幾分忐忑:“聽說這裡能修複老物件?這是我奶奶留給我的銀镯子,可惜斷成了三截。”男孩站在她身後,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範陽将錦盒打開,銀镯躺在絨布上,表面刻着纏枝蓮紋,雖已黯淡,卻仍能看出昔日的精緻。他戴上白手套,将銀镯放在放大鏡下仔細觀察,片刻後說道:“能修,不過需要些時間,而且修複後可能會留下些細微痕迹。”
“沒關系,隻要能修好就行。”女孩眼眶微紅,“奶奶臨終前特意交代,這镯子對她意義重大,說是年輕時爺爺送的定情信物。”男孩補充道:“您盡管修,費用不是問題。”範陽點點頭,在報價單上工整寫下:銀器修複——基礎費用1200元,特殊焊接材料300元。他又補充解釋:“修複期間,你們可以随時過來看進度。完工後,還會附贈一個定制的展示盒,用防氧化的絨布内襯。”
這時,阿強抱着攝像機風風火火跑進來,額頭上還冒着汗珠:“範哥,直播平台那邊催着确定時間呢!咱們上次發的修複花絮視頻播放量破百萬了,他們想盡快安排專場!”他将手機遞給範陽,屏幕上滿是網友的留言:“想看修複古籍!”“求教程!”“這手藝絕了!”
範陽沉吟片刻,目光掃過牆上的日曆:“告訴他們,下周五晚上。準備些修複中的老物件做展示,再設計幾款直播專屬文創,比如修複工具造型的書簽套裝。”蘇晚立刻在筆記本上記錄:“文創設計需要三天,生産周期至少五天,時間有點緊。”“聯系上次合作的工廠,說明加急需求。”範陽有條不紊地安排,“成本核算清楚,确保利潤空間。”
午後,雨漸漸停了。範陽戴上白手套,開始處理企業定制的會議記錄本。紙張脆弱得如同蟬翼,粘連的頁面稍一用力就會破損。他用竹起子輕輕撬開邊角,突然發現一頁紙上有處模糊的印章,仔細辨認後,瞳孔微微收縮——竟是某位近代名人的私印!